懂了历史的本质,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把解决占了绝大多数人的农民问题解决了。才能根本上赢得斗争。也只有在根本上的解决了生产关系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才能避免“红旗能够打多久”的情况发生。

    一个杰出的皇帝,在他执政的时候,能够强有力的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朝廷政治廉明,百姓安居乐业。

    像中国人这样的勤劳的民族,只要不瞎干预,让他自主发展个一二十年,社会财富的积累速度是非常快的。

    但他也只能调整优化,延长一个帝国的寿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因此每隔几百年,就要有一次各个阶层的大换血,就是各种农民起义和王朝交替。

    华夏从建立之初开始,从来都不会真的弯下膝盖给谁磕头。而且,中国人一向只相信自己。其他什么的,都是浮云。

    从神话开始,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从来都没有真的神在这种时候来救苦救难,救中国人的都是中国人自己。

    这个是一种思维的模式。

    就是只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一切,不信幸福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思维模式。

    所以中国人从来都不会真的膜拜谁。谁让大家吃饱穿暖过日子,不受人欺负,那就我过我的日子,你们执政的爱干嘛干嘛去。谁要是让大家过不下去日子,吃不饱穿不暖了,那你也别干这执政的日子了。大家一起把你拉下来,像大禹治的水,女娲补的天,后羿射的日一样,弃旧换新,换上个能让大家过日子的来继续干这个。

    残酷吗?不是十分残酷,只要执政者能给大家一日三餐就好。

    简单吗?不简单,甚至十分难办,前世今生,中华民族五千年,才有几个个盛世,这些个盛世也只是让老百姓饿不死了!

    而现在最紧迫的,就是如何让这场风波快速完结。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移民河西是一个不错的方案,迁流民屯居延,楼兰等地。

    但是江南的开发那?也不能弃之不顾,因为开发江南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大汉西部开发与南部开发同样重要,只不过西部开发更快的见成效罢了。

    所以东南民变,在刘询眼中是危机,更是一个转折点。每一个路口的尽头,是转折的开始。

    这几百万无地流民,可以让刘询将他们发挥到最关键的地区,让这个古老的帝国焕发新的光彩。

    而且张安世在河湟征服乌桓八姓的部落中,俘虏大量的牲畜,正好给这个想法给予了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