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一种萧瑟之感。其他人见状,也多觉五味杂陈,这王着,居大任,虽无出众才干与显着功绩,但也从无大错,加上是刘皇帝的老臣,还是位居政事堂前三的宰臣,就这么轻易黜免,旁者观之都不免有种物伤其类的感觉。

    而于刘皇帝而言,他已经给过王着机会了,当初还不惜破例提醒,但他显然没听进去。在大汉中枢,在刘皇帝眼下,可是容不得躺平的官僚。

    忠心又如何,刘皇帝虽然看重这一点,但绝不是他信用人才的唯一标准,在这方面,王着远远不如当年麻烦缠身的卢多逊。

    收回目光,刘皇帝脸色却也平静,又看向财政副使王右,道:「这财政司的担子,就由王卿肩起来吧,朕没有其他要求,当以王着为戒!」

    与众人一样默不作声的王右闻言,立刻起身,躬着老腰应道:「是!」

    顶头上司倒下,他这个副使转正了,站在王右的立场,该感到庆幸才是,然而,此时此刻的王右,实在高兴不起来。

    刘皇帝不好伺候啊......王右已经年过花甲,时年六十有六了,人既老,面容消瘦,精神头看起来也一般。当然,不论怎么看,到如此迟暮之年,终于踏上仕途的一个巅峰,还是值得庆贺的。

    「来,喝茶!」解决了财政司主官的替换,刘皇帝又露出了他自认为如春光一般温暖的笑容,冲众人示意了下,道。

    众人应和着,却再难体会到春茗带来的惬意了,神色各异,心事重重。赵匡义瞥了眼老态龙钟的王右,心中暗道可惜,王着罢相,他不奇怪,同情心也不多,他本就看不上这个所谓的乾右老臣。

    值得可惜的是,刘皇帝动作太快了,当场便把继任者拍板定下了,对财权,自然是有些动心的,也没法不动心,这可朝廷职能部司中仅次于吏部的衙门了。

    不过,即便无法把财政使揽入怀中,趁机安插一些人,增加一些影响力,却是可以做的,饮茶之间,赵匡义暗中琢磨着。

    忍不住瞥了眼如今位比首相的李昉,赵匡义嘴角稍微勾了下,原本因为李昉的资历、威望以及同太子的关系,赵匡义对他还很忌惮,但真正共事之后,忌惮之心却逐渐减弱了。

    怎么说呢,这个人才干见识是有的,但就是书生气太重,性格太软,比起老谋深算的赵匡义,要弱一个档次。

    又瞧向王右,倒是让此人捡了个便宜。然而想着想着,眉头却不由皱了起来,当初沉义轮致仕,以王右继之,刘皇帝是不是就已经做好了由此人接任的准备?怎么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

    赵匡义思虑间,刘皇帝又开口了,放下茶盏,轻声道:「既然提到财政司,就趁机说说当下大汉税制问题吧!」.

    芈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