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都放到春耕的地里。

    第一生产队里有三头牛,一公两母。

    此时春耕,他们是最主要的劳动力。

    现在陈长山已经基本上不怎么太管生产队里的生产了,只是在大方向上面抓紧就行了。

    所以春耕怎么种?到底种什么?全部要听生产队长和村里老人的。

    而今年,第一生产队的主要目标还是以囤粮为主。

    所以,他们主要种植的还是产量比较高的玉米,而所有沙质土地则全部栽种地瓜。

    其余的,像花生和黄豆一类的经济作物,基本上是公社里要求种植多少?

    生产队里面就在要求的基础上,稍微多种一点点。

    玉米种子是去年秋收的时候就挑选出来储存好的。

    宋父他们先把基本田地种完之后,才开始种植新开荒的那四十亩地。

    此时已经到农历四月初了,宋父召集人手,把农家肥不要钱似的往地里挑。

    整整干了四天,才把这40亩新开的地给种植完。

    就这样,春耕算是告一段落了。

    可是好景不长,自从进入春季后,老天爷就仿佛忘记了下雨一般,真的是一场雨都没有下过。

    于是,社员们刚刚在家歇了两天,在干旱的天气下,又不得不认命的挑起水来浇田。

    索性,这田地离着河沟并不远,社员们挑起水来到是也能把所有的土都兼顾到。

    终于在半个月之后,庄稼的小幼苗成功的拱出了土来。

    此时不仅是第一生产队,剩下的三个生产队,因为跟着第一生产队依样画葫芦,庄稼出苗率也都算不错。

    从这以后,剩下的三个生产队,就睁着眼睛紧紧地盯着第一生产队的动向。

    第一生产队干啥,他们也紧随而上,还别说这庄稼一点一点的长的还可以。

    虽然不能和往年比,但是相对于别的村落来说还是不错的。

    就在人们刚要喘口气的时候,陈长山就在村里敲锣打鼓召开紧急会议。

    而宋父听到之后,就预感肯定是出事儿了。

    因为陈长山现在基本上都把权力放给了四个生产队长,只有公社上面有什么指示的时候,他才会着急开会。

    于是,当天晚上光明村就开起了大会,而且会议要求全体社员必须到齐。

    就这样,上到八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上能来的都来了。

    陈长山站在主席台前,开始发表这次会议的中心内容。

    “广大的社员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今天上午我去公社开会,上面下发了一个文件。

    那就是,工业。”

    然后陈长山就开始长篇大论起来。

    宋晓玲听着就不由得想到:是不是每一个大队长都有这样的口才啊!这完全就是给人上课的节奏啊!

    如果再过40年的话,她长山叔妥妥地集团CEO啊!

    紧接着就听陈长山说道:“大长们说了,我们的国家钢产量要三年赶超鹰镁,争取在下一个五年的时候,工业已达到世界领先。

    工业领先国际,全民总动员。”

    宋晓玲听到这里就知道,这是上面下命令了,国家要发展工业,举全国人民之力也得支持。

    而这时台上的陈长山已经慷慨激昂的讲到了“为了支持国家炼刚,咱们县里也要造一座炼刚炉。

    如果谁的家里,有不用的废铜烂铁,就统一捐到大队部。

    到时候,一起上交到县里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