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是,不过新闻不是说这两个导演都是新人嘛,我估计就算李谦不是真正的导演,肯定也参与了。”

    ......

    《大白鲨:复仇》正式开始了宣传,作为一部标准的商业电影,即便制作成本只有800万,但是宣发+拷贝的费用也准备了750万,甚至在李谦和王长天的预期里,后期看情况甚至可以追加到一千万,只要票房达到预期。

    就算没有大明星,齐玉昆也是个新人,但是毕竟第一部有数百万的观众基础在那,这就是敢投入千万宣发的最大底气。

    互联网、室内外广告屏、电视台、公交站台、电影院...随着宣传开启,海报已经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城市。

    《127小时》那一百万宣发费就不够看了,完全是附带着的。

    不过宣传效果还是不错的,这年头卖了高票房的导演,就是最有保障的票房号召力。

    网上,关于这两部电影的讨论声也越来越多了,不过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大白鲨:复仇》的。

    而李谦,依然在闭关剪片子。

    7月18号。

    “终于忙完了!”

    工作室里,李谦和郭凡他们把剪辑好的《月球》从头到尾连看了三遍。

    从上午看到下午,整整三遍,确定剪辑没有问题。

    接下来就是调色、配乐、配音等等后期工作,以及已经在做的渲染了。

    “老大,你这部电影太牛了,除了没有大场面特效,我想不出还有什么缺点!”

    郭凡忍不住感叹,即便机器人还没配音,配乐、调色、特效都都没有,但是依然能看得出这会是一部经典的电影。

    齐玉昆道,“其实我看到一半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短片科幻,一个宇航员流落到一个陌生的星球,等待救援,类似于矿难压在地下了,没有食物。

    他身边有一部机器,可以很快制造克隆人出来,于是他打算用自己的克隆人作食物。

    不过有个问题,就是他的克隆人一出生就拥有他的全部记忆,包括吃人这个记忆,因此克隆人出来就是一番厮杀,活着的吃掉死去的。

    就这样过了很久,救援队来了,这个时候,这个宇航员已经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最初的那个自己了,或者原本的自己早就被吃掉了,自己是不知道第几次被克隆出来的。”

    李谦想了想,“《科幻世界》里的吧,我也看过,不过这种肯定过不了审,拍成电影的话也看着太压抑了。”

    “98年第十期的那篇《为了生存》。”

    终极科幻迷的郭凡立马补充道,“这故事真好看,尤其是两个人轮盘赌,一把左轮枪一颗子弹,六枪之内决定谁被吃掉,其中一个开枪之前还对方不要浪费。”

    “太吓人了!”

    佟莉雅听着郭凡讲那个故事,脑子里都不由自主地有了画面,心里一阵反胃。

    苏仑也好不了多少,恶心的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女孩子在这方面抵抗力普遍不如男人。

    “说实话我看到一半以为是个类似的故事,或者是克隆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但是没想到老大你竟然把两个克隆人,在处在绝境的地步,拍的那么温情,也一点都不突兀。”

    齐玉昆忍不住感叹,他和郭凡这段都有自己的事情忙,李谦也没把剧本给他们,还是今天才知道《月球》是这么一个故事。

    可以说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毕竟两克隆人本身面对的情况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或者一起死,两人天然处在对立面,是互相矛盾的。

    按照正常电影、的逻辑,其中一个必然会是反派。

    但是,偏偏不是这样,两个在生存上有着矛盾的克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