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绝大多数人自己都很难买得起房子,而得癌症的人就少多了。

    不过,得癌症的代价是生命,是自己可以预知的死亡。

    并且虽然的癌症的是少数人,但是大多数人都会生病。

    太容易引起共鸣了,和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事,到时候和《蜗居》一样,造成轰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矛头自然而然地就会指向政府。

    这些李谦都知道,但是既然要拍,也有一定的把握,要不然不会做这个无用功。

    李谦坐直了身子,解释道,“这是一部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程勇这个人物,就是英雄,救世主的形象,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他来的,他就是所有白血病人的希望,所以这并不是一部黑暗的电影。

    电影中主要涉及到了三个群体,病人群体、药商群体,以及代表正义的警察群体,病人要活命、要便宜的药,药商要挣钱、要保证药物的价格,警察群体要守法、要维护社会的秩序。

    虽然病人群体和药商群体、警察群体是对立的,但是并没有触及到什么真正了不得的界限,病人的要求是肯定的,让人万分同情,药商的行为用一句“全世界的格列宁定价都极高”交待了高价的普遍性和合理性,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台阶,而且那个医药代表也没有得到惩罚。

    警察这个群体,在某些意义上代表政府,我没有像一些黑暗向的电影去指责、批评他们,其实就像局长那句“法大于情的事情你见得还少吗?”一样完美,这是他作为一名警察的责任,如果他放过了程勇,从法律的角度,那就是渎职,是犯罪。

    三个群体,整部电影里犯罪的人一共有两个,卖假药的张长林涉嫌诈骗,主人公程勇涉嫌走私罪,两人都得到了惩罚。”

    韩三坪静静地听着李谦的解释,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对李谦也越发地另眼相看了。

    “李导考虑的很周全啊。”

    没有抨击政府,没有抨击药商,反而是救世主的男人公得到了惩罚。

    如此老成、妥善的想法,很难想象是这么一个年轻人想出来的。

    “警察没错,药商没错,买药的病人没错,电影中的三个群体全都没错,错的只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没有批评任何人的意思,社会都是在不断进步当中的。”

    “对了,电影的背景会放在2002年,那位李公子担任诺华华国区总裁之前,而且去年他已经从诺华离职了,电影也不会有影射之嫌。”李谦又补充了一句。

    诺华集团就是格列卫的制造商,之前华国区的总裁是一位顶级二代,为了不必要的误会,故事背景还是要考虑到的。

    “行吧,我会把你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领导。”韩三坪笑道。

    “真是太谢谢韩董了。”

    “不过你也别报太大希望,毕竟这个话题太敏感了,涉及很多方面。”韩三坪又打了个预防针。

    李谦这个牛脾气,韩三坪是不奢望扭转他的思想,让他拍大片了,作为打破华语电影纪录的导演,哪怕之前有点不愉快,这点忙,还是会帮的。

    况且,要是李谦继续保持神奇,票房破十亿,能促成一部十亿票房的的国产电影,也是他的一份功劳。

    末了,韩三坪又忍不住问了一句,“李导,你拍这个题材,只是因为看了几个白血病人的生活惨状?”

    又问一遍干嘛...

    “韩董,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企业家的意义在于,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人你而富足。我虽然只是一个导演,没多大能力,但是也能尽自己的能力做点事情。

    李谦说着又笑笑,“况且,这依然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不是什么文艺片,一点文艺片的影子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