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没多大营养的会议,压根就是浪费时间。

    不过,更无语的是,康剑明又笑着看向了李谦。

    “李谦导演是咱们国内少有能够将艺术和商业完美融合的导演,对行业现在这种跟风现象有什么看法吗?”

    顿时,现场目光聚集在李谦身上,不论是领导们,还是黄忠军他们几大公司老总。

    没办法,总得说点什么。

    “其实,《小时代》这类电影,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放在十年前,这些电影不可能大卖,是时代的发展,促就了这样的电影票房大卖。

    从《小时代》的背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互联网思维和以往的不同,快速精准的定位,情感品牌的认同,我们需要去考虑,跟紧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想办法吸引观众走进电影去看那些好电影。

    庸俗的烂片年年都有,这是不可避免的,抵制这些电影的最好办法,就是制作出更多的好电影,让观众有足够的好电影可看,市场自然就没有烂片的市场了。”

    李谦本来还想说一说互联网时代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和一些宣传营销上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过估计大家不想听。

    这番话,并不能让康剑明满意,他想听的是李谦这个大导演痛斥《小时代》,以及华阳、伯纳、光羡刚刚立项的跟风之作。

    文联一位副主席问道,“李导,可是不对这些三观不正的跟风之作加以限制的话,什么电影都大卖,势必会助长这种风气,到时候谁还去用心拍电影呢?”

    李谦笑道,“其实我刚才已经说了,用好电影去遏制烂片,同期有一部好电影的话,谁还会去看烂片呢,其实问题的根本还是市场在不断扩大,可是好电影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市场扩张速度,就导致烂片有了充足的生长空间,一个月里就那么几部电影,观众没得选择。”

    台上几位领导频频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小时代》上映的这半个月里,可看的电影太少了,观众确实没有选择。

    不过李谦这意有所指的话,却让黄忠军他们变了脸色,可是这个场合也不好发作。

    会议还在继续,问题得出来了,就是缺好电影,要是每个月有一部《我不是药神》、《楚门的世界》这样的电影上映,烂片自然就没人看了。

    可是,这个问题没法解决。

    无解。

    培养出来了市场,培养出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却没有足够的好电影给观众看。

    经过李谦这个插曲之后,会议继续回到了批判的角度上。

    开完大会,接着又分组开了好几个小会,整个会议持续了大半天,才终于结束。

    不过开这么多会跟白开一样,真正有权利的广电副局长没有说什么,有一定权利的文联副主席倒是批判了,不过文联也就是口头上骂骂而已。

    文联有权利,管着一大堆各种协会,但是关键的发行放映协会,是光电直管。

    影协倒是最激动,可影协只是主办一下金鸡百花,他们骂的那些电影,压根不在乎金鸡百花。

    不过,李谦也能理解他们那么激动,行业越来越大,他们掌握不过来了,连续有作家、导演跨界当导演,这些人的成功,让其他导演、电影人们很不满。

    烂片不是问题,问题是烂片赚钱了,他们的好电影赚不到钱,这就是问题了。

    白白来浪费大半天时间,李谦应付了一番,有些意兴阑珊地离开。

    不过,离开会议室,快要出礼堂的时候,黄忠军和于东他们已经在等着了。

    李谦顿时笑了,“好久不见,几位老总这是在等我?”

    王长天呵呵笑道,“李导大忙人呐,听说又在筹备一部有关抗米援朝战争的电影,拍这种冷门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