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这款产品,才有可能动投资的念头。

    所以,自己也要先用几天、有了正常的用户行为、让服务器内部也有了自己的行为日志之后,再去添加他为好友。

    于是,许逸阳立刻放弃了今晚添加马总为好友的打算。

    准备先埋伏他一手!

    随后,许逸阳去网易注册了一个163邮箱,邮箱前缀叫JeremyXu。

    注册完邮箱,又在自己的OICQ个人介绍里,写下一行说明:“互联网行业天使投资人,专注天使轮投资,商业计划书请发邮箱:JeremyXu@163.com。

    做完这些,他又怕自己刚才搜索10001的行为,会被OICQ写入日志。

    所以,他特意又搜了10002、10003,一直搜道了10020,希望对方查看自己行为日志的时候,可以借此来迷惑对方,把自己误认为是一个对OICQ好奇心很强的用户。

    接着,许逸阳又随机搜了几个在线的女性网友,逐一添加她们为好友。

    随后,许逸阳便与她们大概聊了聊日常,每当别人问他是做什么的,他就直接说自己是投资人。

    别人问他投资什么,他就说自己投资互联网以及高科产业。

    很多人说他吹牛,他也不争论,每次就是一笑了之。

    跟别人聊天的过程中,他还几次表示这款软件挺有意思,使用体验挺好。

    做这么多,都是为了给马总看的。

    现在互联网没什么监管,企业大都只是一个小团队,肯定没有保护用户隐私的概念。

    如果换做自己是马总,OICQ是自己开发的产品,正好有个人在OICQ上说要投资自己,那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把他留在服务器里的所有数据、日志都扒出来看一看,研究一下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靠不靠谱。

    反正都是数据,能看用户行为日志,当然也能看到用户聊天记录。

    许逸阳也不知道,到时候马总会不会翻看自己的这些信息,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提前先准备好。

    如此一来,等自己跟马总取得联系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一套完美的说辞:“我是偶然间用了OICQ之后,对这个软件感兴趣的,经过我一段时间的深入使用,我对这款软件的前景非常看好,再加上我本来就是做投资的,所以我才加你的好友,准备投资你一波。”

    对方如果查看自己这个账号的资料、行为日志,也会发现,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与自己的说辞相吻合。

    这样才能确保不被对方怀疑。

    所以,许逸阳决定,往后几天,每天都抽空上一两个小时的OICQ,每天都跟网友聊一会,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加马总的好友、跟他聊一聊投资的事。

    对许逸阳来说,这将是未来十几二十年后,增长到千亿美元市值的大买卖,所以不能着急,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