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部长出了一口气,公方样改变了主意,那后面这场能乐可要唱好了,但他也很好奇,不知道堀利坚怎么说的才能劝得公方样回心转意。

    大目付、御目付都是幕府的重要耳目,负责监察幕臣和所有大名,明面上大目付归老中支配、御目付归若年寄支配,但实际上,从人选

    到经费都有定例,他们就是公方样在幕府安插的心腹,连老中都在他们的监察对象中。

    如果这些人的坚持反对,那老中们提交的建议也不能得到公方样的认可,只不过大目付、御目付平时不肯轻易出手罢了。

    这次幕政革新,大目付、御目付终于表露出态度——这些人对近年来的幕府局势非常不满,认为近年来幕政暮气沉沉,这样下去吃枣药丸,所以早就和首席老中阿部等人达成了默契。话说回来,如果搞不定着这些人,阿部和诸位老中肯定也不会提交允许齐昭出山参预幕政的奏章。

    那堀利坚到底是怎么说的才劝的公方样家庆回心转意的呢?

    其实,家庆也知道目前幕府风雨飘摇的现状,不然之前赦免齐昭谨慎处分和让齐昭之子庆喜继承一桥家干什么。

    但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家庆真是对齐昭腻歪透了。

    文政十二年(1829年)齐昭继任水户德川的家主,而三十七岁的家庆还是老爹家齐淫威下的万年世子。

    虽然齐昭也不讨十一代幕府将军家齐的喜欢,但架不住家齐经常拿齐昭来说事,类似别人家的孩子,给家庆造成一次又一次的暴击。而且齐昭也能折腾,水户干了点啥都恨不得昭示天下,衬托得比齐昭还年长七岁的家庆非常无能。

    齐昭号称文武双全,自创了“神发流炮术”、“常山流薙刀术”等兵法流派,还经常写出轰动一时的文章和和歌、绯句。而且因为容貌出众,在传闻里齐昭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风流藩主,相关的艳遇故事三天三夜都扯不完。

    好不容易,家庆在天保八年(1837年)当上了征夷大将军,而且在天保十一年(1841年)熬死了年迈的父亲家齐,彻底掌握了幕府的大权。

    但家庆的老师水野忠邦主持的改革在天保十三年(1843年)彻底失败,虽然水野在弘化元年(1844年)重新复出,但颓势已成,一年后就被政敌抓住把柄彻底隐居了。

    至此,已经五十三岁的家庆彻底心灰意冷,将政务托付给以阿部正弘为首的老中们,等闲事宜再也不过问。

    这时齐昭因为意见过于激烈而被视为老中水野的治政盟友,也在弘化元年被强制退隐将家主之位交给儿子。

    家庆和齐昭再也见不到面,远香近臭,时间长了,家庆对齐昭的印象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到了弘化四年(1847年),一桥家两位家主先后暴毙,公方样家庆愕然发现德川主家和御三家、御三卿等重要分家凋零的不成样子,只有水户德川一枝独秀。

    家庆自己亲生的孩子相当多,但这时十二个儿子居然只剩下了家祥一根独苗,而且家祥自幼就身体不好,选来选去他只能让齐昭的七子继承了一桥家,并特赐名前为“庆喜”。

    到了这个地步,什么个人恩怨都不重要了,德川本家和重要分家里只有水户人丁茂盛,所以需要加以扶持以防万一——而且庆喜聪明伶俐、言辞也讨喜,相信在自己身边长大后会和他那个讨厌的老爹大有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遇到大事那齐昭重新参与幕政看来是必不可免的了,公方样家庆在日常也流露出这个意思,所以这次风说书商议才有人提出让齐昭参与。

    但事到临头,家庆又有些后悔了,别人不知道但他自身清楚,自己六十岁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可小自己七岁的齐昭听说依然精力充沛,那他参与幕政后如果又搞出胆大妄为的事情来,自己未必能压的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