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还真不是个个都180厘米这么高,但此时扶桑的经济差、生活水平低,再加上茹素的习惯,因此造成普遍的营养不良,男子平均身高才1米55,因此看到米人普遍比自己高一头,这些人自然高估了米人的身高。

    而且对手的相貌实在有些吓人,朱脸(常年在大海上晒的)、鹞鼻鹰目不说,这蓝眼珠是怎么回事?还有,不仔细看不知道,这赤发和黄发也有,如同传说中的食人妖怪一般,看着就让人两股战战,没看平时趾高气扬的几位番头都不说话了么。

    幕府锁国百年,扶桑仅有的“外人”兰国商馆的职员也被勒令限制居住在长崎出岛,所以普通武士和平民一样都没见过西洋人,因此对米人也抱着因未知导致的神秘感和畏惧感。

    而且扶桑民间流传着很多南蛮人的奇谈怪论,什么生食血肉了、吃小孩了不一而足,同时幕府为了增加自己锁国的正当性,也纵容甚至助涨这种风气,结果今天遭受了恶果——奉行所和彦根藩的武士第一次见到米人,都被吓到了。

    装备精良(穿的好)、身材魁梧(与扶桑人对比)、面目可怖(长的不一样)加上行进的队伍整齐,尤其是最后一样,扶桑兵法推崇“其徐如林,不动如山”,因此连彦根藩的武士都默默无声地看着米人前行,再也不大呼小叫了。

    江户时代承平已久,即使是职业足轻,也就是番组的武士,真正上阵的都很少,平时操练武艺之余根本没机会上战场,因此,除了个别胆大妄为拿平民试刀的武士见过血,大多数的武士都靠吹嘘显示武勇。

    相比之下,米人的水军就好的多了——一是远洋航行锻炼人,二是东天竺战船队也多少打击过海盗,加上近代以来西洋诸国都以操守条例严格训练兵士,所以双方气势明显不同——米人不过三十余人,码头上迎接的扶桑人有一百多,甚至其中还大半是彦根藩的精兵,但在气势上却是米人大占上风。

    等到达目的地后,佩里提督带着下属走进了扶桑特有的“阵”——用布幔围起来的类似帐篷的指挥所——倒不是扶桑一方不想在大屋子里接待,而是横须贺之前就是个小渔村,筹建炼铁所也进度不佳,没啥高大建筑,与其让对手嘲笑简陋,还不如军阵显得正式些。

    等佩里提督进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四张椅子和一张桌子,对此他微微吃了一惊,因为根据之前收集的资料,扶桑是没有高脚桌子和椅子的——这些桌子和椅子是浦贺奉行所从附近的寺庙里搜集来的,是为了符合米人的习惯特意准备的。

    两位大名户田氏荣、井户弘道上前迎接,鞠躬行礼,佩里和属下也脱帽致敬——户田和井户根本不是什么大名,但佩里要求接收国书的必须是江户城里的大人,因此这两位就冒名顶替了。

    按说现在浦贺有八位海防挂,原本无需如此,但几位海防挂一合计,决定让这哥俩出面接待——倒不是为了安全起见,因

    为之前登船观礼的香山左卫门也不是光挥舞旗帜去了,他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也就是商量接收国书的细节,包括随行人数、步骤,这次洽谈的结果导致几位海防挂无需出面交接国书。

    当时是和历六月八日(西洋历7月13日),当天香山已经登黑船一次商量过如何交接国书,但这不是米人鸣炮了么,因此海防挂们起了警惕之心,要求将上次模糊的细节都清晰化,尤其是再次申明““公方样有恙。事体极大,非可辄变。宜以明年来长崎待报”——米人无故鸣炮,各位海防挂都心有不详的预感,觉得米人可能也不光是表现出来的蛮横无理,可能也心怀鬼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么。

    观礼完毕,佩里提督就消失了,接待香山的依然是副官亚当斯,两人约定了细节,对于扶桑方面主动提起减少上岸的米水军人数,亚当斯开始时还假作不同意,但香山坚持他不久也顺水推舟答应了;而香川也对米人再次承诺“宜以明年来长崎待报”感到满意,因此本次会谈气氛很融洽,和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