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直秀陪着小栗一间间工场看下去,但无非是一些渔产、毛皮、肉类、木器和生产,很快小栗就不看了,他转身问直秀,“工厂在哪里?”

    直秀笑嘻嘻地回答“白主北部”。

    小栗向北眺望,果然看到几股黑烟直冲天而起,他转身想扯一匹马,但愕然发现,随行的只有两辆马车——咦,马车,上面还装着自己带来的礼品,然后一大堆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他咬了咬牙,低声对直秀说“先安顿这些人,然后你一五一十把这几年的胆大妄为之事说清楚,不得隐瞒、遗漏!”

    白主现在也是一两千人的町了,安顿小栗带来的十几个人轻松无比,这些人在海上漂了很久,小栗让他们休息他们也不愿意多事,一个个吃喝完毕就都找周公寻梦去了,只有谕吉、藏八和权六三个还随身服侍。

    白主这边也只剩下直秀、大久保和出使江户又跟小栗一起回来的泽村惣之丞。

    小栗看了看左右,除了自己的心腹就是直秀的爪牙,他长叹一声,“直秀你做的好事!”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小栗一听气了乐了,这是《孟子.公孙丑下》里的名句,孟子在齐国想辞职,齐王问他,“咱们一起处的挺好的,走啥走?”孟子说了上面这句话,“我以前不敢说,其实这就是我的心里所想——哥早想溜了。”

    直秀用这句话想表达啥意思呢?

    “我它么早就想这么干,只不过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

    直秀直言不讳,但小栗反而不生气了,眼前这个人,是自己少年时结交的朋友,多年交往下来,彼此还能不了解么——直秀说的对啊,他是一直想改变些什么,所以白主发生了什么事都不奇怪!

    在没有直秀的世界里,小栗忠顺是1843年十七岁出仕的,但直秀出现后,莫名奇妙,小栗在1841年就当了公方样的小姓,1842年因为直秀治好了西丸样家祥的脚气病,小栗好奇之余让商人利八将直秀叫到家里,于是两人结识。

    直秀比小栗年长一岁,年纪相仿,但两人身份悬殊,一个出生在锦衣玉食的大身旗本家,一个是父母双亡的幕府低级武士二半场,本应见面后就再难相逢,但后面因缘巧合之下两人却成了朋友——直秀表示坚决反对,“没啥因缘巧合,我巴结的好辛苦的!”

    1844年因为直秀“发明”的米式风车,小栗家和江川家结盟。

    到了这年年底,直秀成为幕府三十石的旗本,当时颁发知行状的正是还在做将军小姓的小栗忠顺,至此,直秀正式入了小栗家的眼底,被当做小栗忠顺未来的帮手培养。

    之后的1845年小栗和直秀一起游学,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之后两人的关系才突飞猛进,这时小栗才真正将直秀当做自己的朋友。

    1846年小栗替直秀上书要求游学海外,结果老中首席阿部侍从虽然没允许但给了个方便,他将小栗提拔成长崎目付役助,

    之后胆大包天的小栗帮助直秀出海。

    1849年直秀归来后因为献宝有功被从轻发落,“谨慎处分”在韭山。但第二年。因为帮助坦庵先生在韭山炼铁大成功,直秀被升为家禄二百石的旗本,之后被发配到北虾夷地白主做奉行,当时小栗是长崎目付,在直秀赴任前还帮直秀做了各种准备。

    虽然直秀比小栗大一岁,但小栗一直以兄长自居,他家里规矩甚严,因此他将直秀视为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直秀做的事往往是他不能做或者不敢做的,因此小栗支持直秀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如果自己生在直秀那样的家庭里,可能直秀的路就是自己要走的路。

    当然,两人之间的相性也很高,直秀好学而且律己甚严,外圆内方,小栗对此也很欣赏——他是做不来直秀这种人的,小栗自己直来直去惯了,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