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初步打算是,就算真有几家西洋人联手逼迫,那到时撤了直秀的役职也就顶天了。至于处罚,决不能有!——就算有,也只是表面文章,日后对直秀还是要重用的。

    因为白主把事情做的很扎实,在释放俘虏之前,照片、证据和画押都拿到手了,所以这次老中们也难得齐心发了狠,要是鲁西亚不依不饶,连赔钱也不行的话那就开打!——老中们不傻,如果一点底线都没有,那不就是任人宰割么!

    而且,老中们也通过其它渠道做好了调解准备。

    兰国是一方面——通过咸亨洋行的风说书,老中们现在知道兰国是真的不行了,但本着蚊子小也是肉的精神,幕府还是拜托了兰国进行调解。

    但他们内心指望的不是兰国,而是米人!

    米人特使哈里斯是安政三年(1856年)七月到达的下田港。

    说实话,对于哈里斯提出的通商要求,幕府是非常抗拒的,因此一直婉拒——由于直秀的乱入影响,现在幕府有了点本钱。有了本钱自然就带来了底气,因此并没有在1857年6月签订《扶桑米国和亲约定》的补充条款《扶桑米国约定》。

    但形式比人强,去年秋季在中华的亚罗号战争一爆发,幕府就转变了态度,同意开始协商。

    于是从安政四年(1857年)十二月开始,由下田奉行井上清直、御目付兼外国贸易挂岩濑忠震出面,在双方商谈了十三次后,终于在今年正月初达成了草案。

    米人特使哈里斯欣喜如狂之下,开口答应居中调解扶桑和鲁西亚两国争端。

    这也是为啥正月初才给直秀旨意——老中们有了两手准备,这才敢闲置直秀。要不然,如何处置还要继续拖下去。

    因此,齐昭等人上书为直秀抱屈,对此幕府重臣们毫不理睬,“无知之徒,鲁莽之辈!要知道我们不但把直秀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也把幕政考虑得万分仔细!”

    齐昭一系闹了几天就不闹了,因为老中首席堀田正睦已经不在江户了——堀田正睦和勘定奉行兼外国贸易挂川路圣谟正月出使京都。

    这吵架的一方溜了,闹也是白费力气,而且和如何处置直秀比起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事态逐渐平息。

    哪是什么事情这么重要呢?

    这就是公方样立嗣!也就是决定下一任幕府将军是谁。

    而堀田、川路两人出使京都除了请小朝廷敕准与米人的通商约定外,也承担着请求批准立嗣的重任。

    如此大事,直秀的事就被放在一边,各家纷纷派心腹前往京都联络公卿,希望自己一方的人选能够获胜。

    现任将军家定是嘉永六年(1853年)十一月继承的大位,时年三十岁。

    按理说,三十多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立嗣一事完全可以从长计议。

    但德川家定从小就体弱多病,而且脾气古怪暴躁,在继位前就有争议,也就是很多人不看好他能接任大位。

    弘化四年(1847年)十二月,当时的公方样家庆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安排德川庆喜接任了一桥家主。

    第十一代将军家齐、第十二代将军家庆均出自一桥家,因此一桥被认为是御三卿之首。因此庆喜做了一桥家主,当时被普遍认为是西丸样候补——当时公方样家庆的亲生儿子多半夭折,只剩下家祥一根独苗。而家祥,也就是后来的家定,身体非常不好,且一直没有子嗣出生。

    等嘉永六年,将军家庆急病去世后,当时就有传闻,十七岁的庆喜将代替原本的西丸样家祥登临大位。

    虽然最后还是家定继位,但因为家定在此之后也没有子嗣,所以庆喜行情又涨,不少人认为他终将接任公方样。

    在过继到一桥家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