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即使在场参与了登城议事,那也只是参与发表意见,没有决定权只有建议权,实权还是掌握在老中评定会手中——公方样家定不太爱管事,因此老中们权利大增。

    所以,名义上的亲藩之首,御三家、御三卿中都有人蠢蠢欲动。

    尤其是水户藩,条件便利,有特有的优势——水户是定府亲藩。也就是说,水户德川家主在法理上被要求一直在江户辅佐将军。

    不过,以前是水户自己把事情搞砸了。

    水户老藩主德川齐昭,因为与当时在任的公方样家庆不睦,又因为政见不和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在弘化元年(1844年)被幕府勒令“隐居”、“谨慎”,从此远离幕政。而接任家主的庆笃,当时只有十三岁,意见根本不被重视。

    不过齐昭的潜势力庞大——他多子多女,儿子过继给它藩做世子、女儿和其他大名联姻的很多。而且,齐昭性格直率、才干非凡,虽然得罪了不少人,但支持他的也很多。

    如伊达宗城,以交涉闻名的宇和岛藩主,他就差点成立齐昭的女婿——都已经订了亲,但缘结前齐昭的女儿突然病死。

    例如,御三家里的尾张德川家主庆胜,是齐昭替他扬名,才由支藩藩主出任主家家主,其本身又是水户血脉——祖上是从水户藩过继的养子,因此庆胜对齐昭很是亲近。

    又例如,亲藩福井松平家主庆永,对齐昭就很是仰慕,在就藩前曾专门向齐昭请教如何治理藩政。

    潜势力庞大的齐昭,原本是嘉永六年(1853年)在将军家庆死后才翻了身,被当时的老中首席阿部侍从拉拢,以海防挂的名义重新开始参与幕政。

    但因为直秀的乱入,黑船来访时幕府有了点底子,所以主张以强硬态度对外交涉的齐昭,在公方样家庆死前就重新出山。

    不过,在幕政中齐昭还是同样不得意——在直秀原本的世界里,因为持对外强硬的态度,齐昭被不少人认为是“欲开无谋之兵端以亡幕府之人寿”。而直秀乱入后,幕府对外了解更多,因此幕臣尤其是老中和大身旗本中支持齐昭的人更少,这回更进一步被认为是“纸上谈兵、志大才疏”。

    但齐昭的强硬派观点颇得人心,再加上,在黑船来访的前十年,他就一直力主加强海防,被视为有先见之明,因此声望很高——这是幕府的锁国法令和信息保密政策惹的祸。很多人并不知道与西洋诸国的真实差距,大家只看到了幕府不战而屈,却不能理解幕府做出此决定的原因,因此对敢战的齐昭抱有期待和好感。

    而幕政权势边缘的外样大名也因为各种原因支持齐昭:

    亲友关系不用说,他人支持齐昭的原因主要是政见相同、烧冷灶和借机牟利。

    沿海的大名都对西洋诸国入侵十分恐慌,其中很多藩国希望幕府能带领幕藩保护自家的领地,天然对强硬派的首领齐昭抱有好感——齐昭以共同御侮的口号,团结了很多大名,而幕府在这方面做的就差得多。

    虽然幕府也要求各家增强海防,同时放松了大船禁造令和军械购买,还提出了举扶桑一致的口号,但这些都被记到了齐昭一系名下,认为是他一手推动的,甚至民间有齐昭一系是革新派、老中们是顽固派一说。

    造成这个印象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齐昭这方面名气大——齐昭最先提出兴建海防,也是最早的大船试建者。而且他做事勇猛,很多法令的倡议者或鼓动者都是齐昭。日积月累,齐昭一系被视为革新者,名气愈发高涨。

    二是,幕府确实暮气深重,因此很不得人心——黑船来访前,幕府对各藩的军备限制颇多;等黑船来访后,很多幕臣担心各家借此增强实力,所以放松的同时加了很多限制,比如申报时限过长或者数量限制等等。

    另外幕府的黑箱操作很多,例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