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铅玻璃,英吉利因此在18世纪以后取代传统的威尼斯,成为世界玻璃工业的新重心。

    英国人发明了两项最重要的技术:一是铅玻璃生产技术;二是熔化技术的革新,燃料由木材变为煤炭,并使用闭口坩埚。此外,瑞士人狄南还发明用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为熔制高均匀度的玻璃开创了新途径。

    18世纪英吉利用焦炭替代木炭大大提高了高炉的温度,19世纪中叶高炉又改冷风为热风,所以建造合格的玻璃窑炉也不难。

    所以第一个难题温度的问题能够解决。制玻璃的第二个难题是原料的问题。

    感谢互联网,直秀知道一种配方: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白云石、纯碱。

    石灰石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增强玻璃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但含量过多使玻璃折晶和降低耐热性。

    长石作为引入氧化铝的原料,它可以控制熔化温度,同时也可提高耐久性。此外,长石还可提供氧化钾成分,提高玻璃的热膨胀性能。

    白云石作为引入氧化镁的原料,能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减少热膨胀及提高耐水性。

    石灰石普通常见最好获得,至于长石、白云石,扶桑的非金属矿产比较丰富,长石、白云石的储量很大。

    纯碱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钠,它们在煅烧中能与硅砂等酸性氧化物形成易熔的复盐,起了助熔作用,使玻璃易于成型。但如含量过多,将使玻璃热膨胀率增大,抗拉度下降。

    扶桑没有天然的纯碱矿。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发明路布兰制碱法以食盐为原料制纯碱——碳酸钠。如果从兰国商馆买不到,先用草木灰碳酸钾顶一顶也行。

    最后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它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在燃烧中能单独熔融成玻璃主体,决定了玻璃的主要性质,以石英砂烧制出来的是硅酸盐玻璃。还有一种以硼砂为主原料烧制的硼酸盐玻璃。

    主要原料石英砂要求纯度是99%以上,这种高纯度的石英,基本上只能在稳定海相沉积环境中找到。你说啥?稳定海相沉积环境,佐贺这里以前就是海底啊,连有些地方现在都叫这个岛那个岛的,大岛、平岛、爱敬岛听过没?就在我佐贺陆地上欧。

    至于燃料,我家有矿啊,高岛煤矿听说过没?所以佐贺要烧制玻璃,有绝对的地利优势。

    《光学》可以拿出来,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町间见积远眼镜都可以帮忙,但烧制玻璃利益太大、成本和风险也高,这个需要看情况、看时机。“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直秀是相信这个的,这个年代,佐贺藩看利益太大把自己砍了的可能性绝对不小。

    直秀捧来《光学》,献给伊东玄朴先生,玄朴先生借着油灯看了看,让直秀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直秀心说这是《光学》的事情么,这是艾萨克爵士写的书,艾萨克爵士!直秀让两个学生给大家换了一杯绿茶,稳了稳情绪才开始介绍艾萨克爵士的生平。

    入夜后室内的温度也低,火盆里的木炭忽明忽暗,油灯的光把人影拉成巨大的黑暗,五个人静静地听直秀讲起这位西洋圣人。

    得益于这个时代兰学者们对一切西洋事物的好奇,直秀可以慢慢地从艾萨克爵士的童年讲起。

    从早产的瘦小和母亲的改嫁,仿佛预示了他生活上的一直不幸。而少年时代的奇行怪癖又显露出他的某种非凡天赋。因为故事吐露出17世纪中叶英格兰的一些生活细节,大家听到一些新的事物名称有时也会提问,直秀一一耐心解答。

    大家对他在中学的生活波折表示感慨,玄朴先生对校长亨利•斯托克斯的责任心表示了赞同。

    终于故事到了高潮,艾萨克爵士的科学发现,直秀讲的并不透彻,但大家还是听的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