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讽刺的是,如今想打的齐昭一系最终没打成,而坚持以柔克刚的自身一系,不但开了战,而且还打赢了。

    这叫什么事!

    因此,素来果敢坚毅的井伊扫部头也有点懵懂了——他一直觉得,目前的事态下,只有隐忍方为上策,日后实力积蓄好了才能攘夷。但现在看,难道自己搞错了?

    但是,在未被处罚前,水户老藩主齐昭也曾公开承认,“相较南蛮诸国百年积蓄,扶桑兵备未完。一旦开战,前途渺茫。”

    抛开齐昭的行事“莽撞”不谈,其实井伊等人和齐昭一系的分歧并不如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大——所谓五十步笑百步,齐昭是反对通商开国,但在当前的形势下,齐昭也认为签署约定是逃不掉的。只不过在具体程度上,齐昭一系和自己一系有分歧,让步多少而已。

    其实,真正让大老井伊等人难以接受的是,齐昭一系勾连京都小朝廷和外样大名,这是动摇幕府根本的“大罪”!

    因此,收到白主的喜报后,井伊还是挺高兴的,毕竟鲁西亚人是打定主意要占便宜,那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能够反击成功就是万幸了。

    不过,问题在于怎么收尾?

    所谓见好就收可能是做不到了,这鲁西亚反反复复地挑衅,估计不会轻易罢手。

    幸好,白主把鲁人水军的主力舰都打沉了,连特使伊格那提耶夫也挂了。那下一波的鲁人怎么也要等明年才能赶到,这样算来留给自己应付的时间至少还有大半年。

    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齐昭一系借此事翻身!

    说到底,齐昭一系毕竟以敢战为旗帜,而这次战胜鲁西亚,很容易引发朝野各方对抵御外侮的热情,很可能会有人呼吁复起齐昭等人,这可万万不行!

    人制的缺点很多,而治政争斗不留情则是特色之一——从制度和程序上,一旦死斗,那人制治政就没有留情的余地了。

    因此,摆在大老井伊等人面前的就是一个问题,需要有人扛起敢战的大旗,而且这个人还要支持“不可开无谋之兵端以亡人寿”!

    本来箱馆奉行堀利熙是个不错的人选,此人一直对鲁西亚非常警惕,多次上书要求中枢加强北地的防御。

    可问题在于,堀利熙战败了。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因此堀利熙肯定是不成了。

    井伊扫部头也曾派人试探过其他人,可包括常备军五番方各大首领在内,大家都警醒的很,做这个大旗可不是啥好事,真有战事就得迎头顶上,因此全部都谢绝婉拒了。

    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敢战的大多支持齐昭一系,现在都被区别对待了。如果现在有自己人突然站出来,说要强硬对待西洋诸国,那傻子也不肯信啊。

    于是,找来找去,崛直秀就成了唯一的人选——第一次白主之战是人家打赢的,要说不敢战那不应该。而且,崛直秀在之前的历次上书中,都言明“兵备未具,不可言战。通商开国,必不可免。”

    不过,崛直秀出身过于低微。

    几代的家格都是御家人“二半场”,根本不是名门。

    虽说直秀现在做了大身旗本,甚至爬到了大名格的“旗本寄合”高位,但世代名门的井伊对这样的幸进之徒很是反感。

    而最终让大老井伊下定决心的是两件事:

    一是心腹小栗忠顺的推荐。

    嘉永七年(1854年)小栗出任长崎奉行,如今已经四个年头了,按道理他今年应该转任它职。

    井伊扫部头在未任大老之前,是监控老中的溜间大名首领。深入幕政的他,对小栗很是赏识。

    而且,他的弟弟喜好兰物,常年在长崎游学。

    在小栗忠顺接任长崎奉行后,这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