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拥有和福山松前家一样的名前“松前”,但两者根本风马牛不相及,他可不是啥名门,在幕府中也根本没有门路。

    作为直秀一系为数不多的幕臣关系,松前的经历两人清楚的很:

    天保十四年,三

    十三岁的松前太郎还是长崎目付所的同心,虽然因善于钻营而被当时的目付大人视为心腹,还被特意带到长崎随任,但家格依然是二半场而已;

    说起来,直秀还是松前的贵人,当年两人搭上关系后,弘化三年(1846年)小栗忠顺出任长崎目付役助,松前开始转投小栗门下,这才开始飞黄腾达。

    虽说和直秀比不了,但他的升迁速度也是极快。

    嘉永三年(1850年),小栗升任长崎目付,他被提拔为徒目付,就此成为御家人谱代。

    等嘉永七年(1854年),小栗成了长崎奉行,一直在长崎经营的松前更是备受重用。

    等安政五年(1858年)小栗成为勘定奉行后,松前出人意料地留在了长崎目付所——其实,1855年幕府开始秘密与咸亨洋行“以扶桑金易海外银”,松前就是执行人小栗忠顺的重要帮手。虽然当年小栗回转江户,但此事仍在进行,松前仍旧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安政六年(1859年),松前终于离开了奉公十六年的长崎,转任幕府的徒目付,积功成为一百二十石的旗本,并更名为“松前顺丰”

    别看大久保如今是二百石旗本,但那是两次白主之战军功所致,不但所领在北地,而且这两百石也是与鲁西亚血战的买命钱。

    而松前的这一百二十石看起不多,可人家是江户中枢的徒目付,位卑而权重,跟大久保这种偏远地方的町奉行根本不可同日而言——当然,如今箱馆对西洋人开港通商了,地位也变得重要了,大久保也算勉强搭上了重臣的边。

    可徒目付不一样,除了大目付、御目付之外,幕府目付所的徒目付也只有五十余人,长崎目付所、箱馆目付所的徒目付可比不了这五十徒目付——名义上,大目付监察公卿、大名、重臣,御目付监察旗本、幕臣,可实际做事的还不是这些手下的徒目付,因此位卑而权重,不可等闲视之。

    直秀现在是两千五百石的大身旗本——虽然他没参加第二次白主之战,但幕府认为他之前治政有方,底子打的好,还是给他加了三百石的家禄,堂堂的箱馆奉行,外人口中的“虾夷地探题”,还不是要和徒目付松前平等交往。

    不过,江户那里“大名满街走,旗本多如狗”,门第之见甚深,加上如今执政的大老井伊又是个特别重视出身的,想必即使有小栗护着,松前在目付所也没少受委屈。

    所以,这“名至实归”,松前一半是宽慰直秀,另一半则是感怜自身,不免说得情真意挚、荡气回肠。

    “如今德川家上下振奋,正是你我这样的忠义之士效力的良机!”

    商业互吹谁不会啊,而且直秀这话说得还真不亏心。

    虽说幕府重臣这些年相互倾轧,幕政也有些乌烟瘴气,但在西洋人的压迫下,番职尤其是水军、兰学产业尤其是军械制作、对外交涉的幕臣、监察一切的目付,这些都是最容易升官的,这几年不知道有多少才俊乘风而起。

    当然,对外交涉的风险太大,智者不取。不过,此时正是吹捧的时候,这个当然就不能提了,

    作为目付的松前和涉及对外交涉的直秀、大久保三人畅谈未来,一时其乐融融。

    不过,使番松前谈了一会后,开始转弯抹角地问及箱馆开港通商后,直秀是否有钟意的西洋商人,尤其是“特别诚实可靠的”。

    “终于来了!”

    要知道,从松前顺丰一下船开始,直秀就等着他问这方面的事。

    之前在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