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广泛的小块田地,西式放牧法也水土不服。

    当然,维新官府还是比幕府强,最起码人身禁锢松了许多,而且推广农学的力度和组织性也强了不少——尤其是1881年后。

    但维新开始的十几年,农业发展的主要功绩还是要归功于农民伯伯自身的积极性——1873年土地租税改革后,农民的耕种热情高涨,这才是主因。

    可坑爹的是,这段时间官府横征暴敛,而且土地兼并严重,以皇室为首的“地主王国”初见眉目——截止1883年,佃户耕种的土地比例为36%、其人数比例为60%,这说明大批自耕农破产并陷入穷困。

    这么胡整乱搞,弄的农民生活改善不大,民间开始怀念以前的领主和幕府,因此叛乱此起彼伏。

    说过农业再谈工业。

    扶桑工业的发展依旧是主要靠民间,官府能做的、该做的是“完善基础措施、制订开明政策、推行义务教育和提供产业扶植、补贴”。

    维新的三大口号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但由官府引领的殖产兴业烂的一笔——幕府和大名倒台时,留下的底子主要是官营矿山和军械制造所。但和前辈一样,维新官府在1881年前,也没干成啥惊天动地的事业,农业的经济占比依旧是绝大多数,比例根本没有上升多少。

    轻工业里,西式纺织厂在维新十年后只有三家——还包括萨摩岛津家原有的一家。

    重工业里,船舶和机械制造,西洋人开办的神户铁工所一枝独秀,1880年代初开始建造铁船,技艺水准让那些官办造船厂望尘莫及;而维新官府能拿得出手的,还是幕府筹办的长崎、横滨和横须贺三大制铁所。

    矿山开采倒是发展的不错,但那都是在幕府的老底子上新老财阀更新工艺和机械的功劳。

    炼钢更是悲剧,第一个大型的钢铁厂八幡制铁所是1891年筹备、1901年开工生产,而1900年扶桑的钢产量是大约5万吨,而同期英吉利、米人各是498万吨和1035万吨——真不知道这维新早期的殖产兴业从何谈起。

    至于铁路,截止1880年,所有扶桑铁路加起来还不到160公里。

    船倒是买了许多,但官营一直赔钱,于是在1875年通通低价转让给岩崎弥太郎的三菱汽船会社——岩崎由此开始称霸扶桑近海的航运业。

    建立的大批示范企业——52家官营模范工厂,虽说普及了科技、培养了人才,但基本上最后大部分都因一直亏损而转让给个人。当然,原本打的旗号就是“示范”,倒也不算太灰头土脸。

    这些企业包括著名的鹿儿岛纺织所、新町纺织所,千住制绒所、富岗缫丝厂、釜石制铁所、大阪炮兵工厂、内藤新宿试验场和三田农业试验所等等。

    虽说万事开头难,可官营模范工厂从头难到底,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与官营企业相对,不算新老财阀的矿山和航运的话,反倒显得民间企业生机勃勃,——尽管它们得到的扶持较少或没有: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办的精工钟表店和化妆品公司资生堂,从一成立起就声势不凡,后面更是一日千里;

    手工的贝壳纽扣虽然贸易额小,但到1896年出口额已发展到17.5万扶桑元,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

    北陆金泽的金银箔业,在幕府时期因江户京都才有特权制造,当时备受压制,维新后特权限制不复存在,因此蓬勃发展,在1918年占了世界市场的近90%;

    1877年到1900年之间,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程度分别为40%和35%的是扶桑的食品加工和纺织业,两者合计达到75%,也就是说,在19世纪后期扶桑的工业增长中,3/4是依靠轻工业的发展——而主力都是民间企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