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朴先生打了个招呼请假外出,先生忙着刻字只轻轻地挥了挥手,于是直秀带着两个学生溜之大吉。

    转眼之间直秀在兰学寮已经待到第五天,几位先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蜡纸印刷的技巧,蜡纸印刷设备也经过扩大采购变成了八套。第五天下午,粗糙版本的《光学》终于印制完毕,一共八本,几位先生和临时从弘道馆过来帮忙的兰学者们纷纷互相恭喜,直秀和学生在一边也做欢欣状当背景板。

    庆祝完毕,玄朴先生等兰学寮先生拿着书、自己带着蜡纸印刷设备就兴冲冲的地冲出门外,留下直秀一干人等面面相觑,“这是啥情况?不是应该发点奖金聚个餐什么的,就这样完了……”。

    等到黄昏也没见几位先生回来,直秀就带着学生和玄朴先生的两弟子回家吃饭。玄朴先生的弟子早就发现了直秀的土豪属性,但其实是直秀最近有点飘了才花钱大手大脚,一个原因是穷家富路预算带多了;另一个是直秀面对陌生环境和历史名人压力有些大,所以花钱如流水排解一下,而他的两个学生对他有些小崇拜,也没有提醒他。

    这三天直秀没啥大事,外出时在商人町看到平民的生活细节,已经慢慢冷静了下来,但物美价廉的食物也多的是,关键要会做,所以大家还是对晚餐有很大期待。

    现在是初冬,时令蔬菜都看不到了,绿色的只有昆布(类似海带),但直秀买了些黄豆回来发豆芽,做个凉拌豆芽清脆爽口。土豆也是这样,直秀拿钉子把铁皮简单加工了下做成了厨房工具,凉拌土豆丝也挺好吃的。而萨摩芋(甘薯)放到铁皮上烤,冬天吃美味的烤红薯是多好的事情啊。

    干瓢(葫芦干)和其它蔬菜干也有,多少放一些到汤里,总比天天萝卜汤好的多。

    鲔鱼、乌鱼、沙丁鱼、窝斑鰶、鲱鱼干和干鲱鱼子被视为下等人吃的食物,非常便宜,冬天把鲔鱼块和葱待煮滚后趁热享用,这样做成的葱鲔锅非常好吃。

    另外直秀在江户自己用药材调制了类似十三香的调料,这次游学随身带了一大包,这东西在现在就是神器,谁吃谁知道。

    看起来花费不小,但实际上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以前玄朴先生生活是比较随意的、给啥吃啥,仆人也不擅于创新,直秀指点几次后仆人也就学会了,学习的动力很充足,因为主人吃啥他吃啥,谁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不是。

    晚上直秀几个人正在闲谈,玄朴先生回来了,喝了杯茶就让直秀做准备,因为直秀明天要在医学馆给弘道馆的学员讲课。

    “先生辛苦,请问讲学所涉及的内容是哪些方面?”

    “内容你自己选择”,玄朴先生是个厚道人,但作为幕末三大名医之一,“海千山千”(见多识广,精于世道),也是吃过见过的,处事看的很开,不会顾忌这个那个的,颇有“啥幺蛾子老夫没见过”的自信。

    第二天直秀先到兰学寮把自己这几天做的东西搬到医学馆的教室,说是教室,其实是一间房屋的大厅,看样子能容纳三四十人的样子。

    原来昨天兰学寮众人跑去给医学馆馆主岛本良顺炫了下自己印刷的《光学》,岛本良顺又带着大家去弘道馆炫了一下,做出成绩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让领导知晓,道理古今通用,弘道馆的馆主和教授一看确实不错,最起码印点自己的讲义岂不是美滋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这其中的一不朽正在向自己招手。

    表扬是肯定要表扬的,奖励也肯定是要奖励的,但玄朴先生说发明人这两天要走,以直秀幕府武士的身份,别笑,二半场也是世袭武士,奖励这事不太好办,发钱有私下勾结拉拢的嫌疑,另外文化人谈钱也俗气,想来想去那就给他扬扬名吧,事情做的光明正大而且还是美谈,于是就有了这一场讲学。

    江户时代的报时靠太鼓或钟声,人们对准确的时间观念是不存在的,陆陆续续的弘道馆学员进入大厅,然后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