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各种赋税徭役。

    而且城下町也经常发生米骚动,次数同样超过了天保大饥馑时期——要知道,町民的生活比百姓富裕一些,而且因为各家的武士大都在城下町生活,因此城下町乱起来,那就真了不得了。

    这些说明什么?

    说明幕府和各藩不得人心吃枣药丸啊。

    因此幕藩都纷纷积极自救,江户那还顾得上遥远的箱馆——不出大乱子谁理你啊。

    此时正是关键时刻,德川家和京都小朝廷及诸多外样大名的博弈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一切行动都紧紧围绕着抱团取暖也就是公武合体来进行。

    总之,扶桑都这艘船都快沉了,大家还是团结一致想办法吧。

    所谓的公武合体,也就是公家小朝廷和武家幕府的联合。

    最初的提出者,是水户老藩主德川齐昭一系,后来井伊扫部头执政的时候,发现坏了,反对派打着皇室的旗号团结在一起,这不好办呀,于是他就想釜底抽薪,“合就合好了,但主动权应该在幕府这边。”

    安政五年(1858年),九月戊午之难开始,但同年十月,老中间部诠胜在京都,一边抓人,一边奉命开始试探,“皇室能否嫁女给西丸样家茂”。

    当时执政幕府的井伊手段激烈,京都小朝廷当然不敢硬顶,于是就含含糊糊地应付着。

    但赤鬼井伊何许人也,因此到万延元年(1860年)三月他被刺身亡之时,此事已经基本敲定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尘埃落定前井伊出事了,于是此事又起了波折。

    但煮熟的鸭子还能跑了,万延元年四月一日,幕府派京都所司代酒井忠义把下嫁的内请书提交给关白九条尚忠。

    此时,三港对外通商已经过去了近一年,这攘夷的气势已经起来了,因此京都小朝廷开始提价,反正是左拖右推,就是不肯答应。

    拳头大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逼急了管不了许多的话可以解决人啊,因此在幕府的威胁加利诱下,当年和历八月十五,和宫终于开口答应——巧合的是,当天也是攘夷派首领水户老藩主德川齐昭逝世的日子。

    为了此事,传说幕府也做了让步,据说两位执政,老中久世广周和安藤信睦,答应当年七月开始攘夷——不是立刻武力攘夷,而是“延缓对外通商的脚步,在十几年内逐渐废除各种约定,从而使扶桑回到从前的天道乐土。”

    十月九日,幕府送上贡品奏请和宫下嫁,十二月二十一日使者参内谢恩,二十五日举行了纳采的仪式。

    但问题是,幕府这边刚做出承诺“延缓对外通商的脚步”,结果十二月十四日就与普鲁士签订了通商约定。

    因此京都小朝廷上下都觉得受到了愚弄:

    当年六月十七日幕府与佛朗基签署了通商约定,和以前一样,都没有敕许,但当时不是和宫下嫁还没确认么。

    可这次是怎么回事?

    依然不尊重皇室,理都不理我就签了,这也太埋汰人了!

    说起来,这是由于京都小朝廷消息闭塞,完全不理解幕府收到阿罗号战争清廷最终失利的震撼——幕府自己也有问题,这神秘主义搞来搞去,封锁消息贼来劲,结果把自己坑了吧。

    于是这件事又耽搁下来。

    要知道当时扶桑皇帝对公武合体抱有很大期望,以自己退位、和宫出家的威胁,才搞定一直叫嚣武力攘夷的公卿们的,现在脸都丢进海里了,能不恼火嘛!

    后面经过幕府使者的反复解释,这件事终于又重新启动了,但作为代价,和宫的缘结对象家茂,必须在成亲典礼前由世子西丸样成为征夷大将军——皇家公主做了御台所,想必就不会发生这种阴奉阳违的幺蛾子了。

    这个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