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啊:

    “随便将萝卜叶、豇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可是太浪费了,这些东西掺上些杂粮煮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

    这句话可是当年幕府、诸侯明令推行的。

    其实即使官府不说,穷苦

    的百姓也得这么干啊,真以为每家都有地啊。

    可问题是,这么鲜美的东西,武士老爷怎么不自己试试呢?

    这最早到北地移民的,原因不都是穷苦潦倒到活不下了么,如今听说奉行大人直秀跑了,大家能不慌嘛:

    虽然身在北地,可移民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亲朋好友可都在故乡,如今扶桑啥样,能不清楚嘛——这菜叶煮杂粮,如今有地的人家也快吃不上了!

    因此说起北地民乱,这里面就比较搞笑了:

    以前直秀虽然是奉行,但箱馆奉行所领地还是幕府的御领,因此,尽管直秀等人搞三搞四,可一直遮遮掩呀、各种洗白。

    原本呢,直秀自以为得计,觉得掩饰的挺好,这江户的幕臣,除了小栗忠顺等数人,应该没露啥大的马脚。

    可实际上,幕府这些年焦头烂额确实没太在意,但春江水暖鸭先知,箱馆领民早就觉得不对了,只不过大家也抱着“闷声发大财”的想法,谁也不张扬而已。

    况且直秀的套路又多,领民也不敢确定,万一这是遇到了青天大老爷呢,这谁能说得准。

    可如今这一分家,能不能确定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好日子不能变啊,否则,就算我答应了,可家里的铁炮它也不答应啊——箱馆全民皆兵,后膛枪虽然不敢发下去,可这米尼枪嘛,早就普及了。

    于是新任奉行堀利熙、町奉行大久保利济等人四处救火,可町民、百姓多有不听:

    一个呢,是虾夷地不像北虾夷地,这人心不定。

    北虾夷地那里是直秀苦心经营之所,地域又偏僻,重点建设多年,如今早就经营得铁桶一般,不会上下相疑。

    而且直秀之后掌管北虾夷地的,是箱馆奉行并江川英敏,他是直秀的迷弟,早就上了贼船,因此北虾夷地其实一直是法外之所。

    而虾夷地呢,一直遮遮掩掩的,施政披着幕府奉行所的外皮,所以还是老一套的观点占了上风,这就是认人。

    人亡政息,在江户时代可不是说说而已,这奉行大权在握,只要不想谋逆、没有民乱,年贡又能按时交纳,那幕府基本是彻底放权,你爱干啥干啥。

    直秀是1858年走马上任的箱馆奉行,到今年也不到四年,因此领民都不理解,干的好好滴为啥换人,别的代官不是要十年才能离任吗?

    其实这是个误会。

    代官一任十年,二十年前水野忠邦做首席老中的时候,确实设立了这个规矩,而且执行至今。

    但奉行就不一样了,远国奉行掌握的都是紧要之处,让一个人当十年,那不就尾大不掉了,因此,一般最多两任,也就是四年就要做更替。

    因此,就算今年没有白主立国,那直秀也最多干到年底。

    但领民们哪管这许多,他们担心人亡政息,因此人心浮动。

    当然了,堀利熙威望不够,也是问题之一——他虽然优秀,可分和谁比,这不带挂的带挂的比,那不是为难人嘛。

    而第二条领民闹事的原因呢,则是直秀一系内部的问题,也就是有人静极思动,有意鼓动的:

    直秀到江户所求,不过是顺利交接,让堀利熙或江川英敏能上位箱馆奉行。可不知道是用力过猛,还是将军家定或者别的神仙别出心裁,结果居然是白主立国、北地被一分为二。

    离开前的预案也没有这个,直秀又被幕府找借口留在了江户,因此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