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开国的先锋,这到哪说理去啊。

    但不用佐久间又不行:

    除了佐久间精明强干、素有名声外,这位可是出身松代真田家,而真田家和新任老中板仓胜静是一个血脉,都可以上溯到桑名松平家,因此佐久间不但在真田家颇得重用,而且还因这层关系,也受到了老中板仓的亲睐。

    况且,如今桑名家主松平定敬虽说是高须四兄弟之一,婿养子,可正室还是原本桑名松平家的血脉。

    因此,拉住佐久间,庆喜也就同时加深了和老中板仓及高须四兄弟的关系,这本小利大,捏着鼻子也得用啊。

    而除了地位高下之争,这庆喜和庆永的政见有颇为不同:

    和齐昭一样,尽管喜爱兰物,但庆喜目前看来,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强力攘夷派;

    而庆永呢,在安政大狱前就立场有些游移,所幸当年齐昭还活着,因此没太表现出来。

    可如今呢,这大权在握之后,庆永嘴上喊着攘夷,可屁股早就歪了,这文久革新中的诸多举措,眼看奔着西洋化就不回头了。

    最典型的,庆永觉得“大老”这个称号有些不合时宜,一直想换成“政事总裁”,你听听,这是正经人能干出来的事情么。

    地位高下之争,加上政见又渐有分歧,可毕竟时日还浅,因此庆永、庆喜之间还维持着面上的和气。

    可大佬能忍,不代表属下能忍,因此,自诩为庆喜谋主的藤田彪,这次借故挑事,大家都清楚其中原委,就等着看好戏。

    此时,大久保、藤田都有些动了肝火,垦殖虾夷地一事也已经议论到紧要之所在。

    什么紧要所在呢,就是奉行所和各家垦殖人马的关系。

    原来,八月底,箱馆奉行堀利熙返回江户,在九月初汇报垦殖情况的时候,这个大嘴巴又没管住自己:

    本来,江户城大评定会上,堀利熙前面说的都挺好,什么虾夷地分十四国,什么西洋农具之类的,众人都交口称赞,“虎父无犬子,堀家又出一位能臣”。

    这么个简单过场的事,可临到末尾,堀利熙居然又出了幺蛾子,“各家到箱馆垦殖的,不乏才干之士,请效讲武所旧例,择贤为箱馆奉行所效力。”

    其实呢,这也没啥,事后直秀和堀利熙谈起此事,他就是觉得各家政令不一,在虾夷地沟通太费劲,因此想搭建个统一架构,弄个联合会啥的,省得一家家一次次多次费劲——当然,因为以奉行所为主,所以最好各家都出人在奉行所挂职。

    可问题是,庆永、庆喜搞文久革新,这么大的动作,也不过是说,“非谱代大名可为老中”,意思是幕府如今对诸侯一视同仁,不再搞远近亲疏,大家都有机会参预大政。

    可实际上,这就是个愿景,岛津齐彬跳的这么欢,目前也不过是得了个老中格,还不是日常秉政的正式老中。

    可堀利熙倒好,一步就跨出去了。

    要知道,讲武所的讲习、教授是有诸侯陪臣,可这些都是传道授业,并没有实际的权势。可你把非旗本、御家人收进箱馆奉行所,看意思也不是要供起来,这是要生挖诸侯

    墙角还是怎么滴?

    今天能挖人,明日还不把各家辛苦开垦的田地收回去?

    这么想的话,堀利熙的这个建议可就意味深长了。

    因此,当时就有老中出面制止了堀利熙,让他回头写个仔细的条陈,然后大家再探讨此事不迟。

    不管堀利熙本意如何,可评定会后,有一种谣言甚嚣尘上:

    “将军后见庆喜,操纵五大佬选拔,诸侯威权日重,幕府旗本不宁,幸赖有堀利熙挺身而出。

    其有意提出选陪臣为幕臣,可谓针锋相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