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著名的翻译家福沢谕吉,他在其中也贡献不小:

    据说福沢把英人的要求,从交出“凶手(动手的人)”,翻译成了交出“首犯”。

    可首犯能是谁啊?

    这么大的帽子,那只能是当时萨摩藩队伍里的地位最高者,也就是岛津久光。

    而久光是藩主的亲爹,又把持了藩内大权,他能把自己交出去?!

    因此两边最终谈崩了,只能开打。

    至于福沢谕吉是不是故意的,这就是千古谜团了。

    因为这些胡搞乱搞,后来等阿礼国回到扶桑,尼尔就只能自动滚蛋了。

    如今嘛,直秀的小手猛捞,这尼尔的结局自然大有不同:

    生麦事件根本没发生,所以尼尔根本没有拖延的机会,因此也没激起属下的普遍不满;

    而下关事件虽然发生了,但受直秀怂恿,布莱恩不是屁颠屁颠地跑来帮忙了嘛。

    布莱恩给尼尔出鬼主意:

    “驻中华公使卜鲁斯爵士的回信里, ‘慎重,务必不坠日不落帝国的威严’,这是好事啊。

    这口气这么硬朗,不是要您采用强硬手段,而是明确表达了对您对支持!”

    尼尔点头,说本来我也怎么想。

    满腹的吐槽都到了嘴边,可想到横滨知事的宝座,布莱恩又生生忍住了。

    他接着给尼尔分析:

    今年是啥年头啊,这处理必须坚决果断,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下去了!

    原来,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吉利从佛兰西手中夺取了两块要地——北米的魁北克和英吉利帝国未来的明珠“天竺”。

    从此,英吉利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

    而今年是1863年,是整整百年的纪念日,所以下关炮击事件要尽快完结才好——感着献礼么,懂?

    当然,算算日子,这再快信息今年也回不到英人本土了。

    可晚到总比不到强啊。

    尼尔表示,宝宝不说但宝宝很委屈:

    “这些我都知道啊。

    可目前本土不是推行‘小英吉利策略’嘛,这万一采用强硬姿态,把幕府逼急了,要大打出手不就坐蜡了?”

    “江户想动手?”

    尼尔摇头,小栗忠顺等人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个态度是明确的。

    布莱恩差点被气晕了,代理公使大人,您老到底是啥意思啊!

    “您想让交涉破裂,然后打到底?”

    “不想,就是佛兰西人鼓噪不已,有些咱们自己人,也指望着大咬一口好升官发财。”

    谈到这时,布莱恩总算搞明白了,原来尼尔是抓到了熊尾巴,骑虎难下,而他自己是倾向和谈解决的。

    这不就好办了吗。

    关于佛人,布莱恩给尼尔讲了个故事,亚罗号之战结束后,外界是这么评价英、佛、米、鲁四国的:

    四个人去抢果园,其中两人比较傻,费劲巴拉地爬到果树上采摘。而剩下的两个则站在地上,一边放风,一边站在地上等果子掉下来。

    当果园主人赶过来的时候,地上的两人拉住了他,让他冷静。

    结局嘛,果园主人终于和爬树的两人大打出手,但却处于下风。最终只好看着三个拿到果子的强盗扬长而去。

    “还有一个放风的强盗呢?”尼尔问。

    因为他贪心不足,拿了水果还想抢别人的房子,结果被果园主人和原本的同伙教训了一顿,所得寥寥。

    尼尔一听就懂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