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1855年)至安政六年(1859年),幕府私下里与咸亨洋行进行密贸易,利用外界与扶桑的金银兑换比悬殊,进行大宗牟利。

    而曾任长崎奉行的小栗忠顺,就是这件事的首倡者和主要执行人。

    扶桑三港开埠是安政六年,一年后,幕府才开始万延铸币(1860年)。就在这段时间内,洋商利用金银兑换比不同大肆套利。

    关东金、关西银,近畿则金银混用。

    因此呢,开埠后因洋人金银套利损失最大的,就是西国诸侯各家和近畿民众。

    庆喜知道,“以扶桑金易海外银”事发,可以离间萨摩、长州以及所有西国诸侯和维新派的关系——小栗忠顺是维新先锋嘛。

    另外,这么做看起来好处多多,堪称是一石三鸟。

    就从此事最早从京都附近传开看,就可以判定是有些不甘心的公卿做的手脚。

    他们想的是啥,庆喜不猜都知道:

    除了继续打击维新派外,一个呢,是为了破坏自己与江户幕臣的关系。

    怎么说呢?

    此事极为机密,这点从保密了这么多年就可以看出。因此能得知内情的,只能是幕府顶级人物。

    可从是京都为最早~泄露此事来看,庆喜自己难逃其咎啊。

    如今在此地的,将军家茂肯定不能自己害自己,因此只能是自己了——虽然当年自己不治政,可老爹烈公齐昭,作为当时的攘夷派首领颇为风光,说不定就知道此事。后来老子告诉儿子,这不就没毛病了么。

    看来,有些人对自己和酒井忠绩等幕臣接近,那是相当警惕啊。

    二一个,则是公卿们不甘寂寞。

    从文久三年(1863年)第一次公武合体开始,虽然幕府有所退让,可朝廷面子上得的多、实权却没获得多少。

    这搞臭幕府,说不定机会就来了。

    庆喜知道,私底下公卿们对王政复古很是热心。而这王政复古嘛,就是干掉幕府、收权回朝廷,如果真成了,大权在握的公卿们,那是要啥有啥啊。

    说不得,到时豆包吃一个扔一个,想起来就美呢。

    “愚蠢!”

    庆喜的生母登美宮,乃是皇族公主,因此庆喜这几年才能得皇室信任。

    可水户尊王尊了这么多年,连庆喜都知道,公卿浮华已久亦然不堪大用,这王政复古真成了,也是便宜旁人——之后治政的是庆喜一系也好,有心的诸侯也罢,反正公卿们搞掉幕府,只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而且,尽管这么搞下去,得利的有可能是庆喜自己,但他还是觉得此事有些操之过急:

    大家也不看看这是啥时候。

    如今西洋诸国凌迫扶桑,而庆应凶作预演越烈,这个时候出头,不是自找苦吃嘛。

    所以啊,操纵此事的人一定是里切内奸!

    扶桑素来崇拜强者。

    人家小栗忠顺搞“以扶桑金易海外银”,一举赚得两百五十五万天保小判金!虽然是幕府以邻为壑把大家坑了,可这笔巨款可是实实在在落袋为安了。

    朝野明面怒骂小栗忠顺的时候,这私底下佩服他的不要太多。

    做事你得考虑扶桑特有之风气啊,这恶名也是名,经此一事,小栗

    鬼才的名声不胫而走,居然成了公认的才具非凡之人!

    再说了,做事你得讲兵法啊。

    “我专而敌分”听过没?

    这“以扶桑金易海外银”,得利的是幕府,而受益的幕臣也不计其数。

    于是这么一折腾,江户幕臣们开始念及小栗的好,其两年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