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郎的大借款——这笔真金白金的巨款,不但可以挽救幕府的危局,也显露了佛兰西对自家的坚定支持。

    而之后的军势援助请求,也得到了罗修斯的支持,其承诺在佛兰西本土的正式签约中提供全力斡旋。

    这和居心叵测的英吉利公使帕库斯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帕库斯做了什么呢?

    今年四月七日,幕府公告各家,许可修行的学子、对外交易的商人可渡航海外。实际上,这其实就是对内开国。

    而在之后的五月十三日,幕府更是与四国(佛兰西、英吉利、米、兰)签署了第二次改税约书。

    根据此约书,扶桑方面大幅削减了运上(关税),将其降到亚罗号之战后中华被迫接受的水平。

    可这些退让换到了英人什么回应呢?

    就在今年六月二次征长正式交兵之前,帕库斯作为英人公使,他居然去了长州下关进行考察。

    虽然没有正式宣布支持长州,可实际上,英人公使差点就阻止了战事的发生。

    而六月,帕库斯又拜访了渐渐显露与幕府对立态度的萨摩,在鹿儿岛盘桓许久。

    六月底,其又造访宇和岛。

    ……

    这英人公使频繁与外样雄藩接触,显露了其微妙的态度——很明显,英吉利对幕府不满意,其已经不再以与幕府交涉为满足了。

    再加上其它事情,比如萨英之战后萨摩和英人的贸易增加,又比如二次征长时长州冒出来的大量西洋军械,这怎么不让庆喜及幕臣们恐慌。

    难道英人要大力扶持雄藩对抗幕府吗?

    既然英人亦然起了异心,那佛兰西方面就更加不容错过了。否则的话,在二次征长失利后幕府的虚弱尽人皆知的情况下,如果再内外交逼,恐怕德川家就大势已去了。

    因此,尽管只是内定了将军之位、还没有得到朝廷承认,但庆喜在九月二日依然发布了新政“八条政纲”。

    在其中的第七条是“讲究外交信义,严正商法”,这表明,自己已经从最早的“攘夷”立场彻底变为“开国通商”。

    而且之后,自己更是拒绝了幕臣还驾于江户的请求,希望借停留京都来稳固朝野局势。

    可惜,天算不如人愿,十二月五日自己就任将军,而一向信众“一会桑”的扶桑皇帝,他居然在当月二十五日夜里驾崩。

    而接任皇位的人选,则对幕府和自己大大不利:

    十六岁的皇子因年幼不能亲政,其难免信任长辈。但其母系公公是中山忠能,和幕府有杀子之仇,这可如何是好?

    原来,

    忠能的儿子忠光,是武力攘夷中的激进派,在八月十八日之变前后发生的天诛组之变,其首领就是忠光。

    而兵败后忠光逃往长州,结果与第一次征长时被人刺死于山中。

    因此,皇子和幕府有杀舅之仇、其信重依赖的公卿忠能,他更是和自家有丧子之恨。

    与继位的皇子相比,过世的扶桑皇帝虽然坚决攘夷,可其实却并不完全排斥自己统领的幕府。

    毕竟,水户尊王说流传二百年,而水户德川又一直和皇族、公卿联姻,这以前的渊源深长。

    而且,十几年来,水户德川家和朝廷同舟共济,那交情更是深厚:

    嘉永七年(1854年),当时扶桑与米人签署了和亲约定后,扶桑皇帝坚决反对,给其摇旗呐喊助威的,就是自己老父齐昭一系;

    此后的几年,正是凭借父亲齐昭的敕许一事,朝廷才慢慢积累起声望——当然,攘夷派和朝廷是互相支持,朝廷得声望的同时,攘夷派在幕府内部靠朝廷支持与政敌争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