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称号,意思是“又一次”,是赞扬小栗家总是一马当先的意思。

    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前的关键之战“关原合战”(1600年)和建立后的大战“大阪之阵”(1614年—1615年)中小栗家的表现依旧活跃,因此在江户时代很受幕府的看重。

    小栗家的石高为二千五百石,别看石高不多,但作为大身旗本比谱代大名还要受德川幕府亲近,小栗家家主经常担任代官等高官,属于典型的幕府实权派。

    两年前小栗忠顺正式出仕,进入将军直属的亲卫队,因为他“性格端方”,情商不高经常得罪人,以其“傲慢”的态度得到了“天狗”的绰号。

    直秀和学生的游学许可“过所手形”,就是通过小栗运作来的,这个许可对小栗来说就是随口一提的小事,但对直秀这些下级武士来说难度可就大了,所以直秀对小栗很感激。

    直秀带着自制的黑板和粉笔,给小栗详细讲解了米式风车的运行方式和工作原理,之后还献上了刚刚整理完成的《艾萨克爵士力学著作的读后感》,并承诺搜集到新兰书尽快送到小栗府上,然后直秀鼓动小栗去找坦庵先生深入学习兰学——如今的小栗家家主小栗忠高颇为敌视江川坦庵先生,好像是因为嫉妒同为大身旗本的江川家能够世袭伊豆韮山代官的职位。

    未来的小栗忠顺和江川坦庵(1801~1855)是一对倒霉鬼,坦庵先生去世后,以小栗最为倒霉,干事有他但好处都被别人拿走了。

    维新政府成立后人们评出了“维新前三杰”、“维新三杰”、“维新三英”,里面的人物都是站在维新一方的人物——坂本龙马虽然提出了“船中八策”的大政奉还思想,但他只是希望不爆发大规模内战、少流血而已,并不是支持幕府,之前他可是一直在支持尊王攘夷的急先锋长州藩;另外一个当过幕府高官的胜海舟后来也是维新政府的高官。

    幕臣里就没人推动扶桑近代化改革么?就没人做出实际成就么?有的,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小粟忠顺。

    未来的安政二年(1855年),小栗忠顺接任家督之位,担任幕府的监察之职“大目付”。

    1860年2月,幕府派出了打开国门的第一支出访外国的使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咸临丸访米”使团。

    说是咸临丸访米,但其实使团的主要成员都乘坐米国军舰波瓦坦号,咸临丸只是随行。

    当时的正使是外国奉行所奉行新见正兴,三十三岁的小栗忠顺作为监察同行。因为小栗天生一副嘲讽脸,对米国人也如常对待、平等交往,因为派头大他还被误认为使团的正使。回国后新见正兴升职,小粟接任了外国奉行的职位。

    1861年,小栗终于见到了比他更粗鲁傲慢的人-鲁西亚人,他在鲁西亚军舰占领对马岛事件中因外交交涉失败而被免职。

    这是他政治生涯中下野的第一次——因为他经常与大家意见不同,手段又强硬,一生之中被迫下野十七次。小栗是名副其实的铁头娃,据说鸟羽伏见之战(1868年1月)被打败后,当时的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不顾家臣们死守大坂的建议,偷偷从大阪乘船返回江户,小栗忠顺当时在场,讽刺德川庆喜说“这次游玩的心情应该不错吧”,意思是说家臣们拼死拼活但主公庆喜却不在乎,结果小栗当场被庆喜罢免了职务。

    1861年占领对马岛的鲁西亚军舰,因英吉利公使派两艘军舰去恐吓而撤退。小栗虽然与鲁西亚人交涉失败,但毕竟问题解决了,之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堪定奉行(类似财政大臣)之一。后来,他不断升职,历任江户町奉行、步兵奉行、海军奉行等等重要职位。

    文久二年(1862年),小栗忠顺提出在江户、函馆、能登、大坂、下关、长崎等六城市设置舰船据点建立近代海军的庞大计划,但以胜海舟为首的反对派对此冷嘲热讽,认为若按小栗的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