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直秀不在佐贺俸禄照发,当然只能在医学馆本人亲自领取,这是用小恩小惠引诱直秀常来佐贺——在这之前,直秀做过兰学寮讲习,俸禄是金小判每月一枚,还要直秀在佐贺讲学才有,不在佐贺一文钱都没有,前后待遇明显不同。

    之前讲好了,直秀带来的兰书原本还是属于直秀,而且还要给直秀各印刷五套作为感谢,反正用的是藩府的钱,玄朴先生也不在意。这次直秀离开佐贺的时候,只随身带了两套准备送人,其余的几十本都请玄朴先生安排人送到长崎的佐贺番所,等直秀到长崎再取。

    文月(七月)月底,直秀带着村田、两个学生和玄朴老师、医学馆学头岛本良顺、火术方本岛藤太夫及风车组的学生告别,直奔肥后熊本。

    离开时直秀心满意足,玻璃造出来了,顺便还培养了一点工业的底子,和佐贺群英的关系又进一步,而且拿到了佐贺兰学寮的指导,按后世算这就是客座教授的职位,逼格大大地有。

    四个人加一匹马上路了——直秀带了不少书,村田永敏也不敢说他背着了,实在是背不动啊,没办法,直秀在佐贺买了一匹马,扶桑本土的马比较矮小,和驴子一般大。

    说起来扶桑没有驴,也不知道为啥,反正仅有的几头驴是海外献给幕府将军的,都是珍惜动物,耕牛也极为珍贵,幸亏直秀有个武士身份可以买马——买马还要武士身份,简直了。

    到了熊本的“四时轩”,小楠先生早就盼着直秀来了,直秀答应他下次来访的时候多带兰书,这次是履诺而来,小楠先生看到《国富论》、《人口论》很是开心,直秀心说“白瞎了剩下的兰书”,但也不能要回来。

    住了几天,直秀发现四时轩现在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小楠先生不再死抱着重商主义和任人唯贤不放,农商并重,按直秀的建议除了讲学外,还让学生多出去调查国产(特产)做课题,学以致用加实用主义,颇吸引了一批学生。

    直秀离别的时候建议小楠先生自己也多出去转转,九州岛作为一个地区贸易圈规划起来还是不错的,小楠先生对此深以为然。

    等到了鹿儿岛西乡家,四个人受到了西乡全家的热烈欢迎。上次直秀离开的时候,给西乡隆永留下了十三香和五香粉的配方,也不知道是西乡的气运起了作用还是产量太小,至今萨摩藩的唐物方也没找上门来实行专卖,反正西乡家靠这两样东西赚了不少钱。

    因为家境变好,今年西乡没有像历史上为了生计到郡役所担任“郡方书役助”,还是在家读书顺便赚钱。他还组织邻居组了一个组,起名叫“精忠组”,直秀也不知道做十三香和五香粉和“精忠”有啥关联,他也不敢问,反正各家借钱买了石磨,磨碎的香料在西乡家调配,隆永出任组头,大久保一藏出任会计,大家干的红红火火的。据大久保介绍,香料大部分都卖给了唐物方,冒充中华特产,也不知道唐物方卖到哪里去了。

    直秀闲暇时了解了一下精忠组的成员,以西乡家为首,大久保家为辅,组员有川村家、吉井家、有村家、大山家、有马家、村田家、税家、吉井家等,直秀很羡慕,这里的各家在未来都出现了幕末名人。直秀偷偷给有村家下了点眼药,说苗字“有村”听起来和组名“精忠”不搭配,但隆永没听出来根本没在意,之后大久保一藏私下向直秀询问原因,直秀没亲眼看到有村家的四子,背后议论人是很失身份的事,所以他也含糊过去了。

    上次直秀留下了《堀式农术》、《堀式稻田产鲤》,隆永和一藏做生意的同时也在附近乡下开始实践,他们陪着直秀到现场看了看,看起来干的不错,也讨论了一下细节,就等着秋收再看结果。期间直秀发现隆永为了做生意和推广农学,借了一笔钱,他就拿出了一张金百两的三井札借给隆永和一藏,西乡隆永知道直秀有钱没客气就收下了。

    这次直秀在鹿儿岛待了一个月,期间仔细给隆永和一藏讲了这次带来的兰书,反正把这哥俩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