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浪人”纷纷玩“天诛”,农民纷纷玩“一揆”,当时又赶上江户时代四大农业饥荒的享保凶作(1732年),当时全扶桑饿死百万人以上,人吃人的现象普遍发生,大家表示德川幕府吃枣药丸,当时的幕府是靠向外样大名收取额外的进贡米才稳定下来,之后大家觉得无事赛高,减封什么的就不要大面积、经常发生了,平时喝喝花酒、打打猎、看看能剧它不香么。

    到了现在,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填沼泽地、开荒及山地开发,还有一些倒霉大名的领地被减封,幕府御领的石高已经达到680万石左右,其中约260万石是旗本的领地,但大部分旗本领地也交由幕府的代官管理——旗本领米领钱就完了。

    幕府御领的石高增长了,亲藩和谱代大名领地的石高也有所增长,但增长更迅速的是外样大名领地的石高,为啥?

    扶桑约75%的面积属山地丘陵地带,山间盆地及平原很少,最大的平原是江户附近的关东平原,面积约13,000km²,其他规模较大的平原包括浓尾平原、大坂及京都附近的近畿平原、本州东北部的仙台平原,以及虾夷地西部的石狩平原。

    石狩平原现在还没怎么开发,仙台平原属于诸侯仙台伊达家,剩下的大平原和出产高的小平原都被幕府、亲藩和谱代大名占了,外样大名的领地好多都是山郊野岭或者沼泽地——开发潜力大。

    御领、亲藩和谱代大名的领地原来的开发度就比较高,幕府早期外样大名的领地开发度比较低,随着二百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外样大名领地的开发度上来了,而且外样大名为了生活拼命开发土特产“国产”——只有开发国产才能勉强生活这样子,到了此时,按实际的石高计算,外样大名的份额已经从早期的40%增长到现在的56%,到了幕末,九州岛、长州的外样大名走私成风,外样和幕府系的力量对比有人说已经达到了7比3——当然这个数据有待商榷,但外样大名的力量不断膨胀是肯定的,何况在经济版图里占据了重要地位的商人后期大多都与幕府离心离德,自然幕府的控制力下降。

    此时的大豪商多在幕府御领内讨生活,纪伊国屋就是其中的后起之秀。拥有伊豆、武藏国两国的风车建造特许和经营特许的纪伊国屋,现在发现在人力、资金和人脉上面临严重不足。

    江户时代商人学徒一般都是商家自己培养的,召十岁左右的孩子进入店铺学习,之后经历“丁稚”(小伙计)、“手代”(领班者)、“番头”(掌柜)成为骨干。纪伊国屋前期的人力积累赶不上利八的一飞冲天,临时招募的伙计一个是不放心,二一个是也招募不了多少。

    另外,造风车的产能是一方面,现金也面临困难——虽然杂货尤其是麻将的现金流很好,但杂货也在扩大生产,真金白银利八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

    同时,各地的地头蛇不配合也让人头疼,现官不如现管,就算郡奉行给小栗家和江川家面子,底下的人尤其是农村的地头和庄屋,阴奉阳违你还不是要一一打点。

    利八也是个猛人,听说过直秀的特许连锁店的玩法,他直接和各地的商人和农村的地头和庄屋搞起联合开发,纪伊国屋出技术,地头蛇出资金、人力、土地,反正特许状是有年限的,先搞起来再说。通过大宗采购,利八开始进入大米商的领域,控制了一部分市场和流通后纪伊国屋对地头蛇的掌控力大大增强,一套组合拳下来,利八可就抖起来了。

    岁暮之贺,腊月二十到年末这段日子里,各地的商人和地头蛇到江户拜访靠山之余,都要到利八这里走一趟、拉拉感情,最起码风车先建我那,早运转早收钱啊。以前新年前利八都是各处拜山头,这回他也是不大不小的山头——最起码成了商人里的一个山头。

    扶桑没有握手礼,利八天天鞠躬,腰早就不行了,嘴皮子也磨破了,喝茶喝的虚肿,反正直秀看到利八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副疼并快乐着的鸟样,不过精神还阔以,看得出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