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地种植的农作物有茄子、南京豆、西瓜、莲藕、唐梨,合适种植的汉方药材有黄芪、黄芩、栝楼、甘草、防风、沙苑子、丹参、党参等,适宜的果树有核桃、梨树、枣树、红果。

    “唐梨种来何用?红果是何物?”山内丰信在中间插了一嘴。

    唐梨就是西红柿,1670年左右出现在日本,最初被称为唐梨或珊瑚茄子,和欧罗巴一样,最早都是作为观赏植物很少试用,民间有“带有人肉的气味”、“红色让人联想到血液”等偏见。

    红果就是山楂,在扶桑很少见,中华运来的红果被视为药材。

    西红柿酸酸甜甜的,营养丰富,而且后世的糖拌柿子、鱼露浸番茄和木须柿子广受欢迎,至于山楂,山楂片、山楂糕、糖葫芦也是广受欢迎的小吃。

    坦庵先生听直秀的建议,两年前就在伊豆推广种植唐梨和山楂,小栗都尝试过,他对山内的不学无术颇为鄙视。

    另外,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安艺郡山海都有,对此直秀建议大力发展以茶业为代表的种植业、养蚕业和渔业。

    尤其是渔业,直秀直接拿出了盐渍鲱鱼籽、盐渍鲑鱼子、盐鳕子这些产品,反正喜事重屋的做法已经在江户流传开来,已经不是独家生意了,因此他也不心疼。

    对此,吉田苦笑,种茶和养蚕他已经开始推广了,但问题是缺乏启动资金;至于渔业,造船还是小问题,关键是保鲜,现在的保鲜手段是盐、米糠和酱油,米糠此时是人吃的,而酱油和盐都好贵,所以安艺郡只能嗮鱼干,最多的出产是鲣节,后世被称为“鱼类木乃伊的东西”,可以刨成木鱼花煮汤喝。

    “吾有一法,可在安艺制盐”,直秀哈哈大笑,虽然少雨多晴的濑户内海沿岸才是此时的扶桑制盐地,但安艺郡和土佐其它地方不一样,土佐多雨,但安艺郡相对来说好一点,后世以种茄子闻名的地方,阳光必须充足啊。

    盐作为大宗商品,颇受重视,小栗瞪了直秀一眼,但因为濑户内海很多大名领地都产盐,不是幕府独家控制,所以也就算了,但小栗发誓以后一定要让直秀先和自己商量后再胡说八道。

    山内和东洋听到可以产盐眼睛都直了,直秀赶紧解释说安艺郡因为条件所限,盐池产量不会很高,估计只能够土佐一国之用,山内和东洋表示那也行啊,如果能自己产盐,土佐一年怎么也要省个金几千两,何况有的领民穷的连盐都吃不起,说起来也是山内家失德。

    晒盐法最要的是盐池选地,要求海水含盐浓度高、日照时间长还要少雨。另外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是提纯,现在以大坂为首的产盐地已经能通过熬制的方法生产雪盐,直秀跟吉田讲,如果要生产雪盐最好采用石炭做燃料,否则树木砍伐多了会引发泥石流。

    吉田不太清楚其中的原理,但这个时期扶桑人已经知道树木砍

    伐过多会引起灾害,所以他也点头同意了,隔壁的宇和岛藩就有石炭,实在不行粗盐也能接受。

    直秀建盐池的法子是海水水泥,但扶桑矾土矿很少,直秀也不知道哪里有,但可以在水泥原理中加火山灰、粉煤灰、矿粉防水,至于海水腐蚀,那也没啥好办法,只能接受。

    水泥盐池可比现在的泥底盐池蒸发效果好多了,直秀先说水泥已经在佐贺和韭山实现量产了——其实产量很低,制法可以给吉田,小栗在一边已经气懵了,莫非吉田有个妹子要嫁给你,直秀你这也慷慨了,啥都往外说。

    直秀还想讲一下优选良种的方法——和牛他考虑过了,肉食牛肉现在一点市场都没有,所以神户的四大特产只有优选良种还没传授给别人。

    小栗再也忍不住了,他咳嗽一声,然后表示酒量不适,直秀只好陪小栗一起告辞。

    “我看你意犹未尽,还想讲点啥?”回到边上的临时住处,小栗质问直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