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的潜力有非常清晰的认知,接下来一年、两年的营收能估测个十之七八,他不相信锐向的营收能超过众合。

    锐向这边的投资人有些拿不定主意,把目光投向林真阳。

    林真阳也有些犹豫,他看过众合的财报,把收购的蓝洞、快手、小红书等等公司全部算进去,去年营收也才堪堪接近400亿人民币。

    距离锐向500多亿的营收,差了老大一截。

    如果比较利润的话,营收平衡的锐向更是吊打亏成狗的众合。

    “过度追求营收没有意义!”

    林真阳很谨慎,没有轻易答应营收对赌,而是讲起了大道理。

    “最近不是有新媒体在写文披露吗?叫。

    今年投资圈也在热议,LP现在都不关注账面回报了,而是关心DPI现金回报率。

    只有拿到手的分红,那才是货真价实的。

    过度竞争,过度烧钱,都是非健康的运营模式。”

    林真阳的话把两边的投资人都深深吸引了,这种实诚的创业者都稀缺得跟大熊猫一样了。

    一般的创业者,谁关心风投机构的死活啊?该烧的钱,不该烧的钱,从不手软。

    在场很多投资机构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级市场估值很高,一到二级市场股价就暴跌。

    20亿美元入的股,跌成了几亿美元,叫投资机构怎么退出?怎么给LP交代?

    这种估值倒挂出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创业公司拼命烧钱做规模,停止烧钱就打回原形。

    “还是那句话,营收高不代表真的挣钱!而创业,说到底,是一门生意。

    为股东创造最大化利益回报,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公司内涵价值。”

    锐向这边的股东带头鼓起了掌,童士杰更是夸赞道:“说得太好了,要是像你这样的创业者再多几个,我们投资人也轻松多了。”

    对赌利润,陆奇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因为他知道,大文娱也好,还是电商业务也好,三两年内都无法盈利,反而需要不断加大投入。赚钱的业务可能就短视频和游戏。

    而锐向不一样,除了数字科技等尖端业务,其他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乃至是移动支付都开始赚钱了。

    并不是说众合比锐向差,只是发展阶段不同。

    锐向已经走向成熟期了,而众合还是初创期,有太多的基础需要去完善。

    “世界五百强排名都是按照营收来排名,怎么到林总嘴里就一文不值了?”

    陆奇笑道:“就拿狗东来说吧,它是怎么发展壮大的?就是靠它那比企鹅、阿狸更庞大的营收。

    营收规模大,那就代表着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听到这,众人懂了,狗东的模式他们不陌生,就是压人家货款。

    只要业务不出问题,那资金链就不会有问题。

    包括零售商场、房地产,很多公司都是这么搞的。

    “对,营收是企业规模的第一评判标准,可以不赚钱,乃至亏损,只要营收不断做大,未来盈利也是可以预期的。”

    鲍哲钰非常支持这一种说法,还给众人举了很多例子,包括香港的地产商。

    “我也不是说营收不重要,又继续拿狗东举例来说吧,一个季度八九百亿人民币的营收,但利润只有5亿多人民币,市值更是只有500多亿美元。”

    林真阳话音刚落,童士杰就又接话道:“没错,还要看净利润率。锐向的几项业务净利润率那是相当的高。

    就拿消费金融来说吧,锐向的净利润率是百分之六十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