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黑客们提出要群策群力来破解谜题。有几个黑客已经在当场讨论“我们能不能写个模拟器出来运行这些数据”的事情;。

    向山还是蛮关注这个问题的。

    因为研发部门这几个月也有人在做类似的尝试。向山也有参与一部分工作。

    当然,向山觉得最有希望的方向,还是还原出那些外星垃圾原本的样子,然后再做其他尝试——比如给它和地球计算机之间写一个兼容协议,或者在外星计算机里面编写地球的系统。

    毕竟暂定代号“奥伦米拉”的外星垃圾,也是个图灵机的工程实现。从零开始摸索进行编码还是可以的。

    把一台现代的裸机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计算机研究人员面前,那些研究人员也有可能摸索出编程的方式。虽然肯定没有现代程序员写得好,但至少可以跑起来。

    不过,这些黑客天马行空的脑洞,还是给了他一些触动。

    这些黑客并不知道“奥伦米拉”内导出的数据全貌是什么,更不可能知道“悉多”所包含数据的的“功能”【毕竟向山都不知道】。这些数据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段形状非常奇怪、并且暂时无法运行的“黑箱”,根本看不到“箱子里面”是什么内容。

    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用各种手法去折腾“悉多”所包含的那些代码。

    正是因为“悉多”太神秘了,所以越来越多的黑客想要来一窥究竟。

    到了这一步,“悉多”所包含的数据真面目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它变成了一场只存在于少数技术宅中的狂欢活动。

    黑客们也在铆足了劲的破解。

    而这些动静,最终也惊动了罗摩项目的安全部门。

    准确的说,是网安部门的技术人员浏览这个社区的时候,发现了这段数据。他们敏锐的察觉到了问题,然后下载了“祝融”公开的数据,并将之与罗摩项目内部的数据进行对比。

    到这时,“泄露事件”才算被发现。

    在事发的时候,几个大国就想过要打掉这个网站。但是“祝融”在几天之前就上传了这些数据,并出现了数千次下载与访问。而这些数据又有可能在一些更封闭的社区之内被二次共享。

    总之,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专家分析,现在端掉这个社区,只会更加刺激那些黑客。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装作不存在。

    而向山也因此才得以看见这些讨论。

    不得不说,其中有些点子还挺有意思的。向山都暗暗记了下来,打算和研究部门的人交流一下,自己也做一做。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有那么点尴尬的现实。罗摩计划立项仓促。除开合众国下场最早,有提前布局之外,其他所有国家都被这么一件事打乱了手脚,只派遣了“信得过同时有能力”的学者。首先还是“信得过”。所以,罗摩项目园区内的学者,虽然都是顶尖层次,但同层次的人物外面也有不少,不可能全都囊括。

    而更可惜的是,对“破解”有着特殊天分的家伙,个顶个都是不安定分子。这些黑客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或许是能够留下小小一笔的人物,但是他们几乎不可能通过政治审核,进入罗摩项目的这个园区。

    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技术观念,和向山这种科班出身,强调“建设”的大相径庭,所以他们提出的点子,很多都是向山过去没有想到的、容易忽略的。

    这甚至让向山产生一种“要是他们也能参与研究就好了”的念头。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

    这个时候,一阵敲门声。

    “请进。”向山开口说道。

    推门而入的是胡干事。这位负责协调共和国学者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