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赵煦回到福宁殿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福宁殿的长明灯,也已经全部点燃。

    通红的炭火和橘红的烛光,互相映照,让福宁殿变得暖和且明亮。

    赵煦走入寝殿,让冯景屏退左右女官。

    然后,他就和冯景吩咐:“去通见司,让狄咏来见我!”

    “是……”

    冯景恭身退下去。

    赵煦则看向了从保慈宫到福宁殿,一路簇拥着他回来的石得一:“石得一,让探事司从今天开始,全面搜集汴京城内外,百姓和士林两个方面的舆论!”

    “重点关注瓦子、勾栏还有太学学生们……”

    “每天晚上,都给我编一份当日舆情简报。”

    “臣遵旨!”石得一恭身领命。

    “嗯!”赵煦点点头,他是很清楚的,汴京城的舆论引爆点,就是那三个地方。

    只要控制和引导好这三个地方的舆论,那么,基本上也就可以左右汴京城的舆论。

    再加上有着汴京新报,引导、鼓吹并制造舆论声量。

    基本上,就可以主宰汴京舆论场了。

    在大宋这样的士大夫文官为基础的社会,舆论就是裹胁士大夫们最好的武器。

    因为,士大夫们要脸!

    石得一慢慢抬头,请示着:“大家,这样一来探事司的人手,恐怕就不太够了……”

    “经费,恐怕也有些捉襟见肘!”

    自赵煦即位以来,探事司的工作压力大增。

    又要监视、搜集汴京舆论,又要每天统计汴京城主要商品的物价,还派了许多人出京,去沿边、熙河、广南西路等地。

    而探事司的逻卒们,和大宋禁军一样。

    想要让他们办事?可以!

    但得加钱!

    不加钱,他们就会敷衍,就会磨磨蹭蹭。

    所以,逻卒们在正常的俸禄外,还因为负责的事情不同,有了各种各样的贴职钱。

    于是,花钱如流水。

    探事司过去的小金库,迅速枯竭。

    现在已经是难以为继了!

    毕竟,皇城司的拨款,还是那么多。

    赵煦听着,笑了起来:“此事好办!“

    “我写个手诏给童贯,让童贯把汴京新报的收益,每月输一半给探事司!”

    石得一顿时欣喜不已。

    在大宋,不管做什么,有钱就好办事。

    而汴京新报,现在可是赚的盆满钵满。

    探事司的逻卒们,都看的眼红了。

    赵煦却道:“既然有了钱,那就要好好做事!”

    “另外……”赵煦看着石得一:“朕过些时日,会命刘惟简,带人入驻探事司……”

    石得一连忙恭身:“臣谨遵旨意!”

    赵煦笑着说:“放心,刘惟简去探事司,不是为了分你的权,他和他的人,也不得干涉探事司的正常运转以及人事……”

    “那……”

    “刘惟简是去管账的!”赵煦说道:“就像专勾司那样……只审查俸禄、支出,并负责驳回不合理的开支……”

    一个印把子,一个钱袋子。

    就是控制官僚系统的最好利器。

    情报机构,也是官僚系统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会同样受到控制。

    而专勾司,则是赵煦的父皇的杰作。

    元丰二年,首先建立诸军专勾司,专门审查在京禁军的俸禄、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