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门下:先王之制,在于安民……朕以眇眇之身,茕茕在疚。永惟置器之重,惕若临渊之深……”

    “光嗣成美,深惟六圣之制,必躬三岁之祠……下武式文王之典,大孝严父,孔子谓周公其人……尝讲兹礼,包举儒术,咨诹搢绅……”

    都堂令厅之中,宰执们集体匍匐,恭听着从宫中降下的旨意。

    “盖布德行惠者,非贤罔乂。任大守重者,惟后克艰……尚赖文武荩臣,股肱硕辅……”

    “太师、守司徒、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前行宣徽南院使、彰德军节度使张方平;端明殿学士孙固,器大而厚德,必有能教朕者!”

    “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康国公韩绛;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申国公吕公著,受先帝之托,得万民之望,臻于时政,知我情弊,定有安邦之策……”

    “正议大夫、门下侍郎、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司马光,受材高明,履道醇固,必有进言之书……”

    群臣听完诏书,再拜而起。

    左相韩绛上前,接过了从宫中降下的麻书,然后交给专门掌管、收藏宫中旨意的官员。

    接着,他率着宰执,面朝皇城再拜:“臣等恭遵旨意!”

    送走使者,韩绛就和其他宰执拱了拱手,拜别一声,自顾自的进了属于他的左相令厅。

    右相吕公著,和其他同僚拱了拱手。

    然后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马光,一些话在喉咙转了一圈,最终生生的咽了下去。

    没办法!

    吕家和皇室的关系,数十年来一直是非常良好的。

    所以,吕公著很清楚,现在两宫对司马光的意见不是一般大。

    尤其是那位太皇太后!

    想想也是,坤成节眼看着就在眼前了。

    识趣的大臣,都已经在忙着上书恭贺,乞上尊号。

    让太皇太后好好的过一个圣节。

    叫天下皆知,大宋出了女中尧舜,听政以来,四海升平,万民安乐。

    交趾跳梁小丑,犯我疆界,太皇太后秉乎戎机,运筹帷幄,以执政出镇广西,遣五千王师南下,交趾旬日而定。

    足可告太庙,夸功于列祖列宗之前。

    司马光却傻乎乎的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和她老人家为难,非得要将好好的坤成节大典给搅合了。

    太皇太后能不生气吗?

    吕公著听到的消息,据说前天晚上,太皇太后在庆寿宫里发了好大脾气。

    所以,吕公著真的不好,在这都堂里,公开和司马光有什么亲密接触,更不好劝说。

    本来,若是别人,他还可以让吕希哲出马,去和司马康叮嘱一番。

    但……

    让吕希哲去劝司马康说服司马光低头?

    确定吕希哲不会去火上浇油?

    反正,吕公著是真不放心那个逆子。

    他只能叹息一声,在心中道:“明日御前,或许可以向天子进言,为之回转一二。”

    再怎么样,司马光也是身负天下之望的文学名士,更是他的多年老友,必须帮帮他。

    吕公著在心中叹息着,就看到了新任执政李常,悄悄的走到了司马光身边,拱拱手,看样子是打算私下和司马光谈谈了。

    这让吕公著深感欣慰。

    “李公择果然不负老夫之望。”

    李常是他的学生,所以他需要格外避嫌。

    除了公事,一切接触都不能做。

    不然就会被人抓到把柄,拿来攻讦他。

    所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