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赵煦回到庆寿宫的时候,太皇太后问道:“官家,开封府有事吗?”

    赵煦笑了笑,答道:“回禀太母,却是一位入京述职的大臣在汴京城中犯了事,开封府不敢隐瞒,故而入宫禀报……”

    “哦?”太皇太后点点头,问道:“那位大臣姓甚名谁?”

    汴京城的事情,能闹到君前的,只能是重臣、元老家里的事情。

    这一点,太皇太后心里面是有数的。

    “却是故宰相吴公之子权知滑州吴安持。”赵煦轻描淡写的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权知滑州当街打了两个报童,为开封府巡检所获,带回了官衙,开封府不敢怠慢,故而上禀到孙臣这里来了……”

    “报童?”两宫若有所思。

    “嗯!”赵煦坦然一笑,坐到两宫中间:“就是汴京新报的报童。”

    “哦!”两宫点点头。

    汴京新报,她们自然早就关注了。

    偶尔无聊的时候,甚至还会看一看。

    实在是这份小报上的东西,太有趣了。

    且不说,那个今天赞成,明天反对,后天又开始理中客的评论员胡飞盘的乐子。

    单单就是,这小报上报道的汴京各处美食、各个瓦子里知名的游乐之处,就让两位一直深居深宫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大开眼界。

    她们还是第一次知晓,这汴京城,原来还有这许多玩乐之地。

    两宫对视一眼,向太后就在太皇太后的鼓励下,握住赵煦的手,问道:“那六哥是怎么处置的?”

    赵煦抬起头来,露出一个天真灿烂的笑容。

    “只是小事而已!”赵煦说道:“儿已经命开封府,去将权知滑州训斥一番……命其好生反省。”

    “哦!”向太后微笑起来。

    不过,在心里面,她对那个从未谋面的吴安持,已经没了什么好印象。

    汴京新报是个什么情况?

    向太后多少是知道的。

    汴京新报的那些报童,又是什么身世?向太后心里面也清清楚楚。

    都是孤儿!

    是六哥怜悯,发了慈悲,才叫人收养起来,让他们在汴京城里买报为生。

    此乃六哥的德政。

    也是这个孩子的仁心。

    那个吴安持,却欺负到了这些人头上。

    向太后心里面自然是不舒服的。

    心里面对吴安持多少生出了些厌弃之情。

    ……

    吴安持大马金刀的坐在开封府司录参军事的官署大厅中。

    他好整以暇的抱着手,极有派头的静静等候着。

    等着开封府来人。

    他一点也不慌,底气十足。

    甚至已经打定了主意,想要让他离开这个地方。

    非得是司录参军事来他面前道歉。

    然后,再将那个胆敢带他回衙的都头,交给他处置。

    嗯,就将之调滑州去守帚堤吧!

    他得意的幻想着,对方跪在他面前,痛哭流涕,磕头如捣蒜一般的请求饶命的景象。

    吴安持就感觉很爽!

    他正爽着的时候,官署之外,传来了吹鼓排乐之声。

    然后,便听到门外的吏员高呼:“天府尹驾到!”

    吴安持顿时眉头一跳。

    天府尹,就是权知开封府在大宋的俗称。

    取自‘牧民天府’之意,乃是象征着权知开封府,代替天子,牧狩京城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