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韩绛慢悠悠的给自己煮着茶。

    这茶可不简单!

    乃是今年建州的北苑新出的御茶。

    不止颜色更好看了,煮出来的茶汤,在色、香、味三个维度,都全面超越了过去的团茶。

    所以,如今坊间一饼,可要价黄金五两,就这还供不应求,外面有的是人,愿意重金求购。

    韩绛年纪大了,很多过去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兴致来了。

    于是,越发的喜欢斗茶。

    每每看到,自己亲自煮出来的茶汤,那如同白雪一样的乳色时,他总是心旷神怡,有种回到年轻时的感觉。

    “邃明啊……”他将煮好的茶汤舀出来,让下人端到张璪面前:“尝尝看,这今年新出的御茶。”

    张璪那里有吃茶的心思,接过奉来的茶水,就开始长吁短叹。

    “邃明啊,又急了!”韩绛看着,微笑着给自己舀好一盏。

    建州的御茶茶汤在建州的建盏之中流动,紧紧咬着盏边,轻轻抿上一口,浓郁的茶香在口腔里晕开,冲散了今天的疲惫。

    韩绛端着茶盏,慢悠悠坐下来:“有些事情啊,急不得的。”

    张璪在韩绛面前,比较放得开,道:“恩相,下官如何不急呢?”

    “润国公在福建,眼看着明年二月,任期就要满一年了。”

    “章子厚在广西,明年或者后年,也可能结束任期。”

    “河东还有个吕吉甫……”

    韩绛端着茶盏,闻着茶香,笑眯眯的说道:“老夫只要活着,他吕惠卿就不要想回京。”

    虽然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但吕惠卿,韩绛是无论如何也容不下的。

    张璪对韩绛的话,毫不怀疑。

    因为这位老宰相,无论是在两宫面前,还是当朝官家面前,都有足够的面子。

    只要他反对,吕惠卿确实只能继续在河东待机。

    了不起,顶多换一个地方。

    可是……

    “即使吕吉甫不能回朝……”张璪耷拉着脑袋:“下官想要再进一步,恐怕也是完全没有可能了。”

    他现在是尚书左丞兼门下侍郎。

    距离相位,只是一步之遥。

    然而,就是这一步,却是天堑。

    韩绛眯着眼睛,安慰着:“邃明不要急躁,汝还年轻,还有机会。”

    张璪的年纪,确实是很年轻的。

    他只比苏轼大四五岁,上个月刚满了五十四岁,对于执政来说,确实是年富力强。

    张璪一听,眉头都皱在了一起。

    “恩相,下官如何不急?”

    他是年轻,可问题在于,他的对手,太多了,而且太强了。

    张璪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给韩绛数起来了:“恩相,您看如今朝中……苏子容(苏颂)、范尧夫(范纯仁)、吕微仲(吕大防)、刑和叔(刑恕)、蔡元长(蔡京)、章子平(章衡)、沈存中(沈括)等,不是当今官家的心腹,就是官家的经筵官,可在官家面前不时出现、进言献策……”

    这些都是在朝中,有望拜相的人物。

    坊间一般认为,这些人只要不出意外,两三年中都会陆续随着当今天子的成长,陆续进入东西两府,执掌权柄。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这都很正常!

    “此外……杭州的蒲传正(蒲宗孟)、扬州的曾子宣(曾布)、江宁的王和甫(王安礼)、许州的黄安中(黄履)等等,皆非下官所可以比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