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宗室命妇之后,自是外戚、勋贵们家里的命妇。

    这些人,赵煦能认识的就更少了。

    不过,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却都很熟,不时的和他介绍——这个是曹家的某某郡君,那个是杨家的某某夫人。

    基本上,这些命妇有个统一的特征——姓赵!

    不用怀疑了,她们全是出自濮王系。

    在血缘上来说,属于赵煦的堂姑、堂姨。

    这是英庙即位后开始的趋势,尚不到公主,就娶个濮王家里的郡主。

    总之和天家的联系断不得。

    所以,赵煦其实都不需要记这些人。

    因为他可能一年到头,也就能和她们见两三次面。

    今天记住了,等到十二月赵煦过生日,恐怕早就忘了。

    所以,赵煦压根没怎么上心听向太后的介绍,只是虚应故事。

    终于,外戚、勋贵们家里的命妇拜贺完毕,轮到宰执大将们家里的命妇了。

    首先升殿的,自是富弼遗孀周国夫人晏氏所率领的元老大臣家命妇。

    赵煦坐在帷幕中,看向殿上。

    入眼所见,皆是微微颤颤的老妪。

    她们都拄着拐杖,来到殿上后,纷纷稽首行礼:“臣妾等恭贺太皇太后千秋,愿娘娘万年安康。”

    太皇太后见着这個场面,自然很开心,连忙带着向太后、赵煦以及其他在帷幕内的太妃、贵妃、贤妃们起身。

    “诸位夫人免礼。”她微笑着说道:“诸位夫人,亲身来贺老身生辰,实在是叫老身欢喜。”

    “来人,快快将诸位夫人扶到坐席上。”太皇太后立刻吩咐起来。

    大宋祖宗之制,宰执大臣位在亲王之上。

    而元老们家里的夫人,在命妇中的地位,自也如其丈夫一般。

    所以,这些老妪,虽被排在宗室、外戚、勋贵家的命妇之后拜贺。

    但受到的礼遇,却在这些人之上。

    向太后则在这个时候,拉着赵煦的手,悄悄的和他介绍起那些在殿上的老妪了。

    “那一位,便是富文忠公的原配发妻,周国太夫人了。”

    赵煦顺着向太后的眼神看去,看到了身着翟衣,手持几杖,白发苍苍但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妪。

    晏氏是大中祥符七年生人,如今已七十有二。

    她也算是个有福气的人了。

    生的好,嫁的好,还活的久。

    讲道理,要不是为了给富弼争待遇,她真没必要来汴京。

    “这一位,则是文太师之妻陈国夫人王氏。”

    赵煦看过去,发现文彦博的这个妻子,似乎很年轻,最多不过五十岁!

    所以,这位是续弦娶的妻子。

    在大宋,很少有士大夫的妻子,能与之共守一生。

    一般士大夫丧妻再娶很常见。

    即使是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轼也是如此。

    类似司马光、王安石这样的人,很少很少。

    “那一位……”王氏身后,出现了一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命妇。

    从其章服上看,并没有诰命。

    而一个没有诰命的命妇,按理来说,不该出现在这里。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了。

    六哥点名要请到宫中的包孝肃之子包绶之妻——她是文彦博的孙女。

    向太后于是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出声:“陈国夫人。”

    六哥点了名,特旨推恩诏入宫中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