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赵煦端坐在御座上,听着司马光侃侃而谈。

    上上辈子的一些事情,在他脑海里浮现着。

    程颢,大概是来不了汴京的。

    因为他很快就要去世了,所以代替程颢来的,会是其弟弟程颐。

    对于程颐,赵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赵煦自己一个人在花园里数蚂蚁。

    这事情被程颐知道了,程颐就跑来跟他说:“官家仁圣,虫蚁尚且不伤,若能用于国政之上,天下幸甚!”

    赵煦当时看着程颐:????

    我一个人数蚂蚁,你怎么知道的?

    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赵煦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

    于是,他越发的沉默寡言。

    至于范纯仁和苏轼?

    赵煦记得,他亲政后,全部被他和章惇丢去岭南吃荔枝了。

    现在回头想想,其实范纯仁和苏轼都挺有意思的。

    特别是苏轼,赵煦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苏轼经常悄悄的拉住赵煦的袖子,然后私底下和他说唐代皇帝怎么杀大臣的。

    说的绘声绘色,让赵煦惊疑不定:你是来试探朕的吗?

    等赵煦在现代醒来,看完史料才知道。

    苏轼不是在试探他。

    这就是他!

    这就是苏轼苏子瞻做的出来的事情!

    而范纯仁?

    老实说,在元祐群臣里,除了吕大防,就是范纯仁最像新党了。

    而且,赵煦在现代看的研究和资料里记载,范纯仁在元祐末年,一直在试图祢和新党和旧党的分歧,打算和稀泥。

    不过,那个时候再来和稀泥已经晚了。

    旧党大臣手里,已经沾满了新党大臣的血!

    蔡确贬死,邓绾贬死,章惇差一点也死了。

    无数新党大臣,在元祐时代备受打击和折磨。

    在新党看来,旧党都已经撕破脸了,就不必再和他们客气,也不必给他们留体面。

    当时的赵煦,也不够成熟,不够稳重。

    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也被元祐时代的所见所闻吓坏了。

    所以,对一切旧党大开杀戒。

    除了少数几个赵煦观感不错的大臣,剩下的元祐旧臣,几乎人手一个剥麻待遇,统统去了岭南。

    一时间岭南荆棘之路,热闹非凡。

    不过,从事后来看,虽然是意气用事,虽然让党争进一步激烈化了。

    但在短期来看,反而统一了上下意志。

    使得朝野上下,避免了那些不必要的争执和争论。

    于是得以全力变法改革,全力用兵西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老实说,要是赵煦但凡多活几年,灭了西夏。

    说不定也就没有那些后来的事情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成败论英雄,只有胜利者才配得到赞美。

    失败者,自然是小丑。

    ……

    赵煦在这里胡思乱想,帷幕中的两宫,就已经完成了交流。

    太皇太后道:“相公所举大臣,老身和皇太后都觉得甚好,就以相公所举大臣任用吧!”

    “老臣,诚惶诚恐,再拜谢恩!”司马光持芴敬拜。

    举荐大臣,既是国事,也是是司马光的试探,看看两宫对他的态度和信任度。

    如今看来,应该是不错的。

    这让司马光备受鼓舞,也让他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