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现在是空有一身财力和人脉而无处使,能联系上的人不敢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联系不上的,那就是置身事外了。

    沉吟许久,钱立忽然冷冷一笑:

    “事已至此,再怎么联络,也于事无补,各家可以回去,尽量以各种名目拖延丁银核酸的期限。”

    “一直拖下去,拖个三年五载,没准当今皇帝也学先帝那般,一命呜呼了,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朱常浩点头,问道:“那要是我这大侄子,三五年也死不了,还活蹦乱跳的怎么办?”

    钱立笑道:“自古以来,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没了丁银,我等也可联络地方官老爷们,从其它地方克扣田赋。”

    “火耗便是极好的一项说辞…”

    朱常浩闻言,眼睛一瞪,连连点头,余的地主们也都议论纷纷,很快眉开眼笑,称钱立多谋善智。

    钱立也很高兴,脸上肉眼可见的猖狂。

    ......

    汉中城外,官道两侧。

    无数的农民百姓聚拢在一起,对告示牌上贴着的告示指指点点,官府有人站在一旁,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解释。

    “那也就是说,从今以后这丁银,我们都不用交了?”一扛着锄头,须发皆白的老者问道。

    那官差道:“不是,朝廷这项规定是说,从此以后丁银与田赋都合并上缴,你家的地主老爷,不能再以此名目让你交税了。”

    “那感情是好事啊!”那老者这才听明白,顿时眉开眼笑:“那现在丁银还是五年一审吗?”

    官差说道:“不是了,现在是每次收取丁银,都要由地方官府和户部层层核算。”

    听见这些话,周围的百姓们还是感觉不敢相信。

    这是真的吗?

    自己不会在做梦吧!

    这么好的事,以前做梦都不敢梦啊!

    在朝廷出台这项改革以前,丁银可谓是农户们最咬牙切齿,痛恨至极的灰色田税。

    何为灰色田税?

    便是地方的地主和官员可以随意征收,朝廷既不核算也不多管的一项灰色收入,收多少全由地主和地方官员做主。

    说白了,在此之前,官员豪绅,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力和资源,瞒报、隐报人头,少缴甚至不缴丁银。

    但普通的农民或者无权无势的下层百姓,却需要如实上报,承担更多的税收。

    但是丁银,朝廷也有规矩,过往是五年一审,但是这个审查机制有相当于没有,漏洞特别大,也很少有官员认真去审办。

    地方官员和地主,可以钻漏洞。

    他们生小孩了会等五年再报,这样就少交了五年的丁银,而他们家里一死人,往往会立即上报,这样就又少交了一人的丁银。

    普通百姓生小孩,官府会立即报,增加一个人头的丁银税。

    而他们家中有人去世,官府会等五年再上报,这意味着那户百姓必须多交五年的丁银税。

    种种漏洞,已经到了不得不去治理的地步。

    朱由校的这项举措,虽说是学习后世雍正,但放在现在看来,却也是最为适合当今时代的土地改革了。

    很快,在官差的口干舌燥的解释下,丁银和田赋合并征收意味着什么,周围的百姓们很快就都弄明白了。

    一时间,欢呼声四起。

    这才是老百姓心中的朝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