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

    赵祯带着《西游释厄传》后面的手稿,非常开心地走了。临走时,很是随意地又撂下了一句话:“明天,你到鸿胪寺去任寺卿吧!”

    听说官家来了,一直没敢露面的方父探出头来:“鸿胪寺是什么庙?寺卿跟方丈哪个大些?”

    还是小方正最乖,丝毫没有嘲笑他无知的爷爷,反而很正经地解释了一下:“鸿胪寺不是寺庙,职司接待四夷宾客。寺卿更是位列九卿,位高权重。”

    方仲永摆摆手:“儿子,别糊弄你爷爷了。你以为是汉武帝时候呢,还位高权重?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小官,专门负责接待番邦进贡朝贺的使节,就跟店小二差不多。”

    方正又较起真来:“位置不低了,父亲不可好高骛远呀!”

    “少废话!老子还用得着你来教训?咱们接着骑大马,好不好?”

    方正终究是个孩子,骑兴未尽,闻言也不再玩深沉了,翻身上“马”,嘚驾嘚驾起来。配合着方仲永“咴儿”的一声,骏马又开始奔腾起来。

    第二天,新任店小二,呃不,应该是新任鸿胪寺卿的官凭印信、官服乌纱就全都送到了。大红的官服,配着一尺多长的纱帽翅,看起来也甚是威风,起码喜庆不是?搞得跟要做新郎官似的。

    为了彰显皇恩浩荡,赵祯还很贴心地在里面夹带了私货:一个金鱼袋。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这可是身份的象征,比什么黑卡还要逼格更高。

    以方仲永的级别,原本是只能配银鱼袋,赵祯破格赏赐,意思就很明显了:好好干,升为三品高管不是梦!

    鸿胪寺卿也并非方仲永所说的那样,是个迎来送往、伺候外宾的小二。在大宋的地界上,除了北辽的使节,还真没有哪几个小国使者敢要大宋鸿胪寺卿给自己端茶倒水,没那个胆子啊!

    毕竟都是送点不值钱的小礼物,从大宋换些赏赐什么的秋风客。东西还没得着,就先把负责接待的人给得罪了,你还想要好处?

    虽然狮子国、爪哇国这些犄角旮旯的小国离得远,不惧怕大宋攻伐,但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争争吵吵、打打杀杀的多不好,以和为贵,和气才能生财呀!

    也有不太和气的,比如眼前这位,号称北辽文宗的甄铖先生。

    这位甄铖先生并没有穿着北辽人惯常的皮袄貂裘什么的,而是宽袍大袖一副儒生打扮。配合着那鹤发童颜,任谁也看不出是个追腥逐膻的辽人。

    中州音也说得字正腔圆,一张嘴是这个味儿:“恁要弄啥?还不赶紧退下!”

    像围着那啥的绿头苍蝇一样围着方仲永的各小国使节,嗡的一声都散去了。方仲永被形形**的各种腥膻气、海鲜味熏得,差一点没背过气,赶紧大口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拱手谢道:“多谢先生了!未知先生是哪国使节,仙乡何处?”

    甄铖傲然一笑,侍从代为回答道:“此乃我大辽文华殿学士,甄铖甄宗政先生。奉我主之命,特来中原一行。”

    方仲永的浅薄底蕴瞬间就暴露了:“北辽也有文华殿吗?北辽人也读书吗?”

    甄铖大袖一挥:“竖子无礼!我大辽地大物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饱学之士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岂是你这等只知道哓哓置辩的南蛮小儿所知的!”

    “谁南蛮?你才是南蛮,呃不,北蛮,你全家都是北蛮!”论打嘴仗,方仲永又怕过谁。

    不过三两个回合,甄铖就败下阵来:“果然是黄口小儿,语中尽皆粗俗之语。似你这般粗俗之人,居然也能连中六元,夺得魁首,实在是南蛮无人了!可叹啊!可笑老夫还以为你是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特意来看看。真是见面不如闻名,不如不见!”

    再次一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