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大汉把那些逃兵杀退。乔阿良目光看去,竟是有一千余名大汉把村民们都聚集起来。

    孙知新又对着村里的大家伙说了几句话,乔阿良也听不太懂,只知道接下来安全了。

    接着,他们又被带着向西走了一段路……

    绕过官道,只见前方出现一个城寨,路上有一个个瞭望台。

    那城寨看起来粗糙,但守在两边的汉子们一个个精神饱满,让人感到心中安稳不少。

    寨门打开,乔阿良举目看去,只见屋舍俨然,远处的人们还在翻着地。

    “孙先生和四当家回来了!”有人喊道。

    孙知新拱手向那边笑了笑,又安排人把新来的村民带去安置。

    乔阿良见一队汉子走上来,个个长得和土匪一样凶相毕露。他心头害怕,跑了两步上前,紧紧拉着孙知新的衣角不肯松开。

    “嘿,你这小子。孙先生又不是你爹,还不把手松开!”有个大汉喝道。

    乔阿良就是不松,缩在孙知新身后。

    “没事,就让他跟着我吧。这个年纪,正是读书明礼的时候。”

    孙知新说着,低头又看向乔阿良,道:“你叫阿良是吧?”

    乔阿良没想到从村里带回那么多人,孙先生竟还能记得自己的名字,眼眶一红,重重点了点头。

    ~~

    乔阿良于是就这样跟在了孙知新身边。

    几天之后,他便对这个环境熟悉起来。也认识了很多他觉得很厉害的人。

    一开始他以为孙先生是什么大官,但后来知道这边没有官,只有护民军和民事堂。

    护民军有几个护民将军,护民大将军铁豹子、护民二将军牛胜、护民三将军诸葛横……总之看起来都很凶。

    民事堂的先生们看起来就让人心生敬意,除了孙知新先生,还有胡敬事先生、劳召先生、孔兴弥先生……各个都是待人和善又有学问。

    乔阿良之所以知道他们的真名,因为这里不忌讳这些,另外、他听说民事堂是由大家来选的,也就是说过几年大家觉得几位先生做得不好,也可以选别的人进民事堂。

    乔阿良认为这简直就是胡说——怎么能把这几位先生换掉?!

    每次想到有可能哪天孙先生会被别人换掉,他都觉得有些生气,却又不知该生谁的气……

    乔阿良也在这边交到了朋友,名叫田永,年纪与他差不多,已经跟着先生们读书读了两年。

    在乔阿良眼里,田永聪明得不像话。

    等听田永说自己也是寒门出身,乔阿良羡慕之余,也盼着哪天能和他一样聪明。

    这天,两个小少年一边在晒着蕃薯干,一边背诵着诗书。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田永嘴里轻声诵着,一边把蕃薯干一片一片翻过来晒。

    乔阿良忍不住向田永问出了自己心中那个耿耿于怀的事。

    “阿永,民事堂以后真的要重新选举吗?”

    “那当然啊。”

    “为什么?”

    田永想了想,应道:“若以后孙先生不能为民谋利了,大家自然要再选能为民谋利的人出来任事。”

    “孙先生怎么可能不为民谋利,他是我见过最大的好人!”

    “嗯……先生说过,等哪天我们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方才真正懂得何为‘天下为公’。”

    乔阿良依旧不明白,又问道:“那你明白吗?”

    “我也不明白。”田永应道:“学海无涯,我们慢慢学就可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