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骑的还是之前何进送的马,这匹马挺有灵性的,也是一匹难得一见的好马,虽然比不上那些激活了兽牌的宝马,但是好歹也是能够日行数百里的良驹。

    陈琛对于刘备的问题,回答得简洁明了。

    “先生对太原军如此有信心吗?”

    刘备的笑容更甚,陈琛不是一个喜欢献媚的人,陈琛会如此评价这次还没有发生的战斗,刘备自然觉得自己的信心是正确的。

    “此战有五胜五败之论。”

    陈琛看到了半梦半醒地骑着马的郭嘉,突然想到了点东西。

    作为一个大借鉴师,应该做的自然是好好借鉴。

    这现成的素材就在自己面前晃悠,可不能错过了。

    “先生请讲。”

    五胜五败?

    刘备对于陈琛新提出的这个说法有些好奇,谈何五胜,谈何五败?

    “我军必胜,有五必胜,鲜卑必败,有五必败。”

    “我军一胜,胜在将强兵壮,军械充足,可精兵强将之军,可以一当十!此乃我军一胜。”

    “鲜卑一败,败在部众人杂,良莠不齐,虽有十万之众,但其兵民混杂,层次相差过大,难以统一行动。此乃鲜卑一败。”

    “我军二胜,胜在哀兵之势,文远丧叔,其势难挡,所率骁骑营男儿,皆是并州虎士,其两千余人可纵横雁门,来往自如,势如破竹!此乃我军二胜。”

    “鲜卑二败,败在骄兵之心,其坐众甚多,自居草原狼群,其攻城拔地仅以军势,已下雁门关、代县北,其军新胜,防备懈怠。此乃鲜卑二败。”

    鲜卑的骄兵之势,刘备也知道,阎仁派出去的首批斥候和情报人员都已经传递过初步探查消息。

    鲜卑已经在代县附近各处安营扎寨,但是防备并不谨慎,存在着许许多多新涉沙场之将才会犯的错误。

    “我军三胜,胜在以黄巾之战主力为骨干,成军严谨,治军严格,有攻城略地、荒原野战的经验,玄德公亦是沙场宿将,将善而士勇。此乃我军三胜。”

    “鲜卑三败,败在部族联合,除却贺若古此人尚有规划,其余各部,无攻城略地,守城治军之能,将莽而士无知。此乃鲜卑三败。”

    陈琛说到这,想了想,突然补充了一句话。

    “其实我也想不到为什么鲜卑人这次不是以劫掠为目的,而看那架势似乎是想要长久发展的样子。”

    “这就是我军四胜,胜在并州乃我大汉国土,乃我等并州守将的主场,主场优势,保卫国土之心,全军上下,为荣誉而战,君王死社稷,将士死国土。此乃我军四胜。”

    陈琛随意地说到了后世某朝的名言。

    当他说出“君王死社稷,将士死国土”之时,他没有注意到,刘备的眼神骤然亮起。

    似乎是找到了什么自己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

    但是刘备没有做声,而是等待陈琛说完自己的五胜五败论。

    “鲜卑四败,败在丢弃故土,抛弃自己的主场,雁门地广,但是较之草原,则有迹可循,其鲜卑之优势,在于可以遁逃草原,以马之势,胜败在其手握之中。可如今他们放弃了优势,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城关攻守,中原野战,那他们必败无疑。”

    “此乃鲜卑四败!”

    “我军五胜,胜在玄德公并州有望,人心向背,自有定数,汉室宗亲,戍边大将,开府中郎,雁门郡百姓无不盼望玄德公的驰援,必回倾尽所能,可招募青壮协军,老少愿奔赴太原居守,于雁门郡,行坚壁清野之策。”

    “此乃我军五胜,胜在民心。”

    “鲜卑五败,残暴不堪,异族狼子野心,镇压雁门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