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兄弟。

    看来是早有灵感,告诉着朕要重要宗亲,培养自己的势力。

    看来,该赏!

    刘宏重新拿起战报瞅了瞅,便朝张让点了点头。

    说出了自己准备好的说辞。

    “刘备雁门之战,以一当十,歼灭入关数十万鲜卑,护佑并州,此功可为我当朝冠军侯。”

    “进北中郎将、并州刺史,可持节,兼太原郡太守,镇守并州,封晋阳侯,食邑晋阳。其余封赏,给刘备个机会,让他自己选。”

    刘宏这次可是大手笔。

    虽然封出去的相对来说都没啥用,也就一个晋阳侯比较实在一些。

    这个时候哪怕刘备领了并州刺史,河东郡和上党郡也不是他能控制的,毕竟控制了这两郡之后,就要直面中原,很可能之前的布局会被发现。

    不过好在陈琛的计划中,暂时也没有动这两个地方的打算。

    并州刺史、北中郎将,倒是遂了陈琛的愿,而晋阳侯,那完全就是刘备的运气了。

    “好的,陛下。”

    张让垂着头走到了群臣面前。

    将刘宏的话重复了一遍,当然也略微润色了一下。

    “陛下口谕,护匈奴中郎将、太原太守刘备,率万余太原军士驰援雁门,雁门之战,以一当十,歼灭入关数十万鲜卑,护佑并州。”

    “其治军之能,用兵之奇,征战之勇,其心之忠,无愧能臣、忠臣,此功可媲美前朝冠军侯北伐匈奴之功。”

    “特此进爵晋阳侯,食邑晋阳。”

    “进北中郎将、并州刺史,仍任太原太守,可持节、开府,镇守并州,护佑北方。”

    这道圣旨震惊了朝臣。

    嘶

    刘宏怎么这么大手笔?

    这封赏看起来不像刘宏啊?

    怎么说封侯就封侯?说刺史就刺史了?

    不过他们再仔细想一想张让所说的刘备的功绩,瞬间就有了自己的猜测。、

    这是老刘家又出了个可用之人,刘宏需要自己人,所以才这么大方的吧?

    要知道如今的朝堂之上,三公九卿之位,老刘家的人永远都会占至少三成。

    所以刘备这个封赏,倒也不出人意料,只不过这大兄弟确实厉害,朝臣对于刘宏这个封赏,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件事没人吹嘘,也没人反对。

    就像是今(rì)朝会的一个公告一样,宣布完就过去了。

    雁门郡太守倒是一个问题。

    刘宏突然想到了战报上写到的,雁门郡太守已经失踪,或者说,已经战死了。

    毕竟他人在代县,而代县已经被鲜卑人攻破,怕是存活的概率也不高。

    也不知道谁会愿意去接任雁门郡太守这个职位。

    “诸位(ài)卿,雁门郡太守之职空缺,你们可有举荐人选?”

    刘宏随口问了问朝臣。

    但是哪里有人敢举荐别人?

    雁门郡这种地方,举荐过去,怕不是仇家。

    但是在朝臣之中,有个中年文官,听到此话,突然眼前一亮。

    他沉浸在太原太守刘备所做下的丰功伟绩,而且,在好奇故土被刘备改造成了什么样,也很好奇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些年。

    虽然(shēn)为官数代,父亲是大司农,但是他还是忍受不了洛阳这种官场氛围。

    这种尔虞我诈的朝堂,和混乱不堪的买官之制,让他觉得自己的坚持被击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