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桌案上慢慢摊开。

    他指着地图给刘备讲解之后的路线。

    “之后诸侯乱战,天下纷扰,我们需要在这个时候,西跨河套,直入西凉,东出雁门,北控幽地。”

    “以并幽为营,太行为城,侵吞青冀。”

    “将北方尽数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才能进行下一步。”

    “中原乃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在早期我们没有必要在此处耗费太多的精力和人力。”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发展,在于长生的天赋,所以那些所谓的贫寒穷苦之地,对于我们来说,是快速发展的基数。”

    “北方占尽之后,便静息发展,凭借长生,我们的发展永远比南面快,而青州当立水军,以供东南征讨之便。徐州、中原、荆州、江东、川蜀,顺之而下。”

    “平推即可。”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荀攸将话说完,又扫了一眼陈琛。

    每每他将这个简单朴素的计划再拿出来细细地反复斟酌的时候,他总是忍不住会叹服。

    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计划,却是可行性极高,也极为稳妥的。

    董卓入京,西凉空虚,对于并州而言,西凉的异族也是异族,按照之前的政策继续执行即可。

    所有步骤的进行都没有什么冒险的点,都是从外围开始的侵吞,当众人的眼光都纠结于中原的纷扰之时,刘备已经可以占据外围大量的地盘,进行发展。

    陈琛拿出这个,其实只不过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改版。

    对于中原那些繁华的大州来说,并、凉、幽确实算得上是外围的农村乡下。

    可见的利益和富饶在这些州郡并没有半点影子。

    而陈琛要的,是这些州郡的发展差额,如果能够将这些州郡发展起来,那综合实力,必然更强。

    这些州郡的土地辽阔,资源其实也不在少数,而对于陈琛的两个技能来说,土地辽阔,就是极好的发展基准点。

    只不过这些计划需要的是时间,是空隙,是迅速的发展,是绝对实力的提升。

    这个计划最核心的地方,就是陈琛不能死。

    因为所有计划的推进,优势的形成,都是需要陈琛的增幅的。

    “虽然需要时间,但是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如今玄德公不过而立之年,长生亦未及冠,还有大把时光,年轻即是资本,我们,未来可期。”

    荀攸想了想,给刘备补上了一句。

    因为这个计划需要的时间可能太久太久了,也可能很快很快。

    这也是得看运气的。

    但是保险起见,还是得给刘备打一打长时间持久奋斗的预防针。

    “嗯。”

    刘备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一句话,他在思考着,思考着这个未来的可能。

    “倘若......”

    “我的信念被时间慢慢地腐蚀,消失了,该怎么办?”

    刘备的情绪还是低落。

    陈琛看着他那丧气的样子,有些恍惚。

    或许每个人都是这般吧?

    此时的刘备,在外界看来,年少便为一州之主,实力强劲,德望又高,如今天下大乱,正是他能够一展身手的机会,理论上来说应该心态良好,野心勃勃,准备来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

    但是谁又能想得到。

    刘备这个时候会在这里,充满丧气地跟自己的两位谋主诉说自己的困扰。

    身居高位的同时带来的责任感和压力。

    渴望和平渴望天下大同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