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赴太原的时候。

    那时候的太原才刚刚开始建设的步伐。

    太原府中,晋阳城的规模并不算大。

    城中的政务厅,可能要比现在小上一倍多。

    那时候政务厅里能够处理事务的人并不多。

    因为陈琛想要的是让整个集团都能够以一种极为高效的状态运转起来。

    他拒绝有滥竽充数的人。

    在陈琛这里,滥竽充数不等于偷懒。

    他将自己前世在各种职场中混迹的经验很好地运用到了这里。

    什么样的公司更能够让人接受?

    什么样的规定更能够让人有动力继续奋斗?

    那就是合理。

    只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达到目的的效果。

    那没有任何人会苛责你。

    就算你刚刚接了这份工作,规定时间是一天四个时辰,但是你一个时辰就处理完了。

    那你可以自由选择。

    是要休息三个小时等待下一份工作的到来。

    还是自己再去找点工作做。

    但是基本上,规定时间和规定目标都是合理的,如果能够快速完成,那说明个人能力确实出彩。

    那在尊重个人意愿的情况下,集团内都会进行评估升职。

    其实对于一个庞大的集团体系。

    甚至未来是要升级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巨大团体来说。

    陈琛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可以用来执行千年不用变动的办法。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体系制度。

    都会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没有什么体系制度是完全优质和绝对公平的。

    就算是再完善的体系。

    如果一成不变的话。

    那经过了千年,百年,甚至只需要几十年的研究钻研。

    就能够找到体系中的漏洞和捷径,找到所能够利用的不公平之处。

    其实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更多的是取决于人,取决于引导这个国家发展的那些人。

    人是本,制度是花。

    陈琛心中感慨万千,心中的那一股劲,久久不能平息。

    他没有走进去政务厅。

    只是静静地站在政务厅外的院子里。

    护卫厅门的值岗士卒还是认识陈琛的,向陈琛行了行礼便又恢复警备的状态。

    行礼是对陈琛奠定这一切的尊重。

    恢复警备没有上前服务讨好,是特权意识的消失。

    而政务厅中的官员们也都没有在意到门口的陈琛,他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这里面多了不少陈琛并不是特别熟悉的年轻身影。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这里面有不少都是太行书院的前两期学子。

    这些学子在从太行书院毕业之后,就安排到了一线参加实务。

    并州能够快速发展的区位并不多,主要是太原、上党有些基础,而其他郡县想要发展起来,就需要长时间的建设,从基础建设开始做起。

    而冀州本身就是一处富饶的州府,基础建设相对来说都比较完善,而当初刘袁大战的时候,冀州本身就已经缺少中底层的优秀发展人才了,大战之后更是有着大量的空缺。

    所以太行书院毕业的前两期学子主要都到了冀州来参加工作。

    并非是忘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