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眼尖的孩子指着那里大喊,有点紧张,别国的船?那么多?

    “快去告诉别人,准备战斗。”大孩子同样认为来敌人了。

    他们闲着没事整天琢磨着大唐的海军与别人打,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眼下代入进去,开战喽!

    不等孩子们报信,海边高地搭起来的灯塔上有人举着望远镜早已看到。

    现在等再近一些好确定身份,主要看帆和旗帜。

    不长时间,旗帜隐约见到,被风吹起来,角度不怎么好,船只的帆调整,旗帜往旁边飘了下。

    看清楚了,龙旗,大唐自己的船。

    其他的不用看了,按照船只的大小和数量,只能属于一支队伍,大唐海外恩泽团。

    蓝宝带队,去倭国的人手,一年多了,今天回来。

    “快,给陛下发报,蓝宝的船队回来了,一共三十艘,看吃水很深,不知道装了多少东西。”

    观察的人告诉旁边的同伴,开心不已,吃水深,代表装的东西多。

    电报滴滴答答传出去,另有人开始摇电话,双重保险。

    “电报来了,电话也来了。电报说蓝宝归,船三十,吃水深。

    电话里面说蓝宝带领的大唐海外恩泽团回来了,眼看会在海州靠岸,三十艘船全在。

    就是瞧着危险,怕沉下去,不知道装了多少东西,水线位置高。”

    小机器人汇报,先说电报,电报内容少,电话还得别人接。

    “好,回来了就好,等一等,船靠岸就知道人手缺没缺了。”

    李易端起酒,喝一大口,看天上飞舞的纸鸢和人,感觉风和日丽。

    其他人也没心思吃东西了,喝酒等待,看看蓝宝从倭国带回来了什么东西,不会是普通的石头吧?

    小易说当地的石英石和石灰石多,这东西没用啊!大唐也有。

    铁大唐更多,用不上,除非是铜。

    海州海边聚集了很多人,负责装卸船的人把宽腰带系好,扛布披在肩膀上。

    船队的帆在不停地调整,显然船上的人也着急,想快点踏到大唐的土地上。

    南田和子站在蓝宝的身边,举望远镜看码头。

    “宝郎,码头那么大,人很多。”南田和子发现情况,与自己队伍出来的时候不一样。

    他们出来时走的渤海湾,转到海州看一眼,告诉他们回航的时候到海州,别走黄河。

    当时的海州只有一些木头制作的小码头,现在一个个大码头延伸到海里。

    “一年多了,大唐始终在铺铁路,想来铁路铺好了,李东主说的火车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蓝宝握着望远镜的手使了使劲,又松松,空出一只手在身上蹭蹭,换另一只手蹭,显得很紧张。

    眼看要到家,不知道娘亲和嫂嫂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