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转回了庄成益,说道:“朕有意试着放开盐制,庄卿以为如何?”

    庄成益有些懵逼。

    官家说的放开盐制,大概就是跟之前放开铁制,允许民间冶炼钢铁的意思一样?

    斟酌了一番后,庄成益躬身道:“启奏官家,臣以为放开盐制之事,不可行。”

    赵桓屈起手指,敲了敲桌面,说道:“说下去。”

    “是。”

    庄成益应下之后,便接着说道:“臣以为百姓可以一日无铁,却不可一日无盐。”

    “官家放开铁制,许民间可以自行冶炼钢铁,乃是因为各地都有冶铁的作坊,百姓可以因此而受益,朝廷也可以因此而多收税,故开放铁制,可为善政。”

    “然而跟铁器不同,从古至今,能够取盐的也只有那么几处盐场,想要取盐,比炼铁可难了不止一筹。”

    “若是开放了盐制,许民间可以自行贩卖食盐,只怕这产盐之地的盐价要暴跌,其他地方的价格却要猛涨。”

    “如此一来,百姓就会吃不起盐。只怕官家一番好心,反会让百姓受苦。”

    赵桓嗯了一声,微微皱着眉头,没有再开口说话。

    庄成益的话并不难理解,其中的的道理也是明摆着的。估计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庄成益才会默认了国库拿钱补贴盐政。

    摇了摇头之后,赵桓倒也放下了折腾盐务的心思。

    毕竟,后世的种花家都没能完全放开盐的管制,说明这个问题哪怕是到了后世都一样敏感,就算自己想要折腾,也完全没必要在这个事情上面折腾。

    但是不折腾,不代表赵桓就没有其他的想法。

    “回头把盐务都单独拆出来,设立一个盐务衙门,依旧由你户部管辖。”

    赵桓琢磨了一番后,说道:“在瀛州、山东布政使司沿海、江浙沿海多设立几个盐场。回头让皇家学院那边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提高取盐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