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也经历不少事儿,也时常思考。尤其是建立长安学院后,我时常思考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山长。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正好和各位同僚探讨探讨。

    师兄,请听好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且慢!”

    仅仅开篇三句话,唐河上就被皇帝出言阻止:“唐河上,稍等片刻,让朕记录一下!”

    一旁的李纲,听得也是精神为之一震!

    这么多年了,从杨勇到李建成,再到李承乾,最后到眼前这个关门弟子,李纲教过不少人!可这一刻,李纲觉得只有唐河上这个关门弟子最懂他,最明白他。

    而李彦,却是直接被这三句话掐断了思维!

    这是在告诫自己要尊师重道,不要恃才傲物么?

    是了,这位小师弟肯定是觉得自己今晚的举措让师门被人看了笑话!

    从座位上起身,然后走到临时搬来的案几边上的皇帝正好座下,提笔道:“唐河上,继续!”

    “生乎吾前......”

    唐河上继续朗诵,第一段很快就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上进行了结尾。

    一张纸也就此写完,皇帝笔走龙蛇,飞快记录。

    随着唐河上继续吟诵,皇帝在第二张纸写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皇帝眉头一皱,这论点这么大么?

    唐河上却没让皇帝有时间质疑,而是继续吟诵下去。

    皇帝身前的纸上记录了“古之圣人”,记录了“今之众人”,也记录了“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论点看似在变小,可对现在人的抨击越来越重!

    莫说抄录的皇帝,就是还端坐着的李纲,眉头也皱了起来。这样的文章,直接抨击现在的人的太多了,一会儿怎么收尾?

    现场的文官们没有一个脸色是好看的,这不是直接说咱们不尊师重道么?

    哪有?

    这是红果果的诬陷!

    尤其是那句“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唐河上,你这是质疑大唐官员们的素质么?

    虽然本官是这样做的,可明面上,呸,你这是诽谤!

    “圣人无常师......”

    唐河上可不管同僚们的脸色,走一步,诵一句!

    在“如是而已”处略微停顿。

    皇帝知道,这一段又是完结了。

    抄录的李二陛下嘴角有些抽,还好,提前给唐河上使了眼色。以笔下文章的言辞犀利性,若是那小子来点有关时事政治的,只怕今天的宴会又黄了!

    毕竟,不着痕迹看了一眼的皇帝看了一眼大臣们的脸色确实不好看!

    唐河上脸上一笑,淡淡结尾道:“诸姓千子,年十于......学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做《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