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今日这个会,是王玄策成为唐氏集团第三大股东的公布会,更是唐氏集团领导班子给股东们汇报新班子立定的往后一年的唐氏集团发展方向的会议。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元氏、王玄策、房玄龄、李靖、程咬金、李绩以及新任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全部在列。

    本次会议,是一场十分有意义的会议,既决定了唐氏集团未来一年的发展方向,又奠定了王玄策在唐河上羁押时期的绝对领导地位,还决定了唐氏集团要和海军卫、各级政府深入合作,共同发展经济的重大决策。可谓是一举多得!

    会后,王玄策又跑了一趟天牢,唐河上终于成为整个长安城勋贵圈子里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多了一个兄长的人。

    当然,对于老爹老妈的这种做法,唐河上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是举双手赞成。

    尤其是老妈送出去一大批股份的事情,唐老四深表赞同。

    越是不稳定的时候,越要有魄力。

    母亲的做法,能直观告诉唐氏体系所有人,集团不会亏到任何真心实意为集团做贡献的人。千金买马骨,无外乎如此。

    至于钱这个事情,说实话,唐河上现在即便是将唐氏集团给全面关闭,他手里的钱也一样足够莒国公府哟用上几辈子了。

    哪怕是出现几代人的败家子,都能用几辈子那种!

    王唐二人在天牢里促膝长谈了整整一个时辰,毫无疑问,唐河上对王玄策在大会上汇报的唐氏集团未来一年的方向做出了细节上面的完善。

    “玄策!”

    王玄策临走的时候,唐河上再度给出一份手书,“把这个东西寄到荆州!”

    “好的东家!”

    王玄策习惯性地回答了一句。

    却引来了唐河上的白眼,“还叫锤子个东家,你都成我爹义子了!以后叫四郎吧!”

    听得此话,王玄策也起了开玩笑的兴致,“这样说的话,只怕以后要叫你唐五郎才对哟。”

    “有道理!”

    唐河上和王玄策对视一笑,然后宣告了分别。

    当日,一份手书被王玄策一人三马送往荆州。

    ......

    日起日落。

    一转眼八天时间过去了。

    皇宫里的小公举又连续给父皇按了八天的肩膀。

    依旧对于唐老四的问题只字不提。

    与此同时,大唐第二届科举的结果也终于公布了出来。

    本次科举,一共录取一千二百一十八人!

    其中农学方面的专家录取了一百一十八人,将分别在司农司、各道担任基层官员;算学方面录取了四十二人,他们将在民部接收三个月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其中三十六人将会派往各个道,担任赋税方面的审计或者会计,剩下的六个人会充填民部;经济方面的人选最少,只选了二十一人,这二十一人将在民部组成一个新的部门,专门在各个道奔跑,想办法盘活一道的经济,让大唐多个道的经济齐头并进;工匠方面,算是杂科录取最多的,有七十二人,毫无疑问他们被录入了工部。

    至于剩下的名额,都是读书人。他们会在六部进行四个月的学习,然后根据学习情况分别分配到各个州府、县衙,担任一县二把手或者州里的六曹。

    总而言之,这次的科举是空前成功的。

    李二陛下倒是真的可以大言不惭说一句“天下英雄尽如朕毂中矣”!

    荆州方面,在科举名单公布之时,来恒收到了王玄策快马加鞭送出去的唐河上手书。

    并且在看完手书之后,立马召开了海军领导班子会议。

    武士彟、来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