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听后不觉失笑道。

    “不是你说的那个小蜜,是那个小咪,口字旁的大米的米,她的全名叫朱小咪,总不能叫她小朱是不是?所以干脆就叫小咪。”

    “哦,这名字不错,挺秀气的,看来她父母挺有爱心的。”李岩打趣道。

    “你咋知道的?”李攀不解的问道。

    开车的秘书却已经咯咯地笑着道:“李总真的会说笑,不过我父母还就是喜欢养猫养狗的。”

    这时李攀才恍然大悟道:“老弟,哦,不李总厉害,我一直就没想到,猫咪,哈哈哈,原来小咪就是猫咪啊,怪不得这么。。。”说到一半,李攀忍着没往下说了,而是自己先带着淫淫的意味笑了起来。

    越野车直接就出了城,看来李攀对这里很是熟门熟路,车子拐了几下就拐上了一个小坡,随后在半山坡的一个修得不错的院子里停下。

    这是个山庄,大中午的来的人不算多,由于地点选择还不错,就眼前这景那像是紧靠着城区的山庄?

    “这里如何?”看着李岩的表情,李攀有些得意地问道。

    这日天气正好,绿树掩映的仿古屋子,红瓦白墙,立柱都是在水泥外刻画着枯木纹路,远看比近看好更多。

    一串串的干辣椒和大蒜挂在屋柱上,就连春联、年画,都是古香古色的。李攀的车子可以开到院子里,下车后拐过一个墙角,面前却是不大的院子,只放了两张不是很大的圆桌,漆成陈旧的朱丹红,是一种做旧的手法,看着有些粗糙,却给人很真实的感觉。

    背后的房间挡住了那个停着车子的院坝,就感觉割断了现代的文明。眼前不远处有一片较大的低洼处,树木很是茂密,能听到不同的鸟叫,也能听到清晰的水声,更有意思的是还可以听到鹅的叫声。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李岩信口而出。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刚落实好厨房上菜的朱小咪,已经念出了后两句。

    李攀看着二人笑道:“你们还挺合拍啊,小咪这是那首古诗?”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很合现在的景致,看来我们的李总是个爱好古典的人。”

    李岩却对朱小咪有些刮目相看,李岩是很喜欢中国古文化的,以前常常是卷不离手,只是近几年却是把所有的爱好都抛到脑后了。

    李攀刚要说话,手机响起,李攀看了一眼,站起来走到一侧去。

    朱小咪在靠近李岩的木椅上坐下,也不说话笑看着李岩。李岩很礼节地笑着说道:“小。。。嗯,朱小咪小姐,你挺厉害啊,我都忘了后两句了,你却能随口而出,厉害,厉害。”

    朱小咪首先就被李岩有些怪怪的称呼给逗乐了,“李总,你也叫我小咪,这样挺好,我哪里厉害了,我别的什么也不会,只是从小喜欢背诗词。”

    李岩没回话,只是心里想着:“这正好合了李攀的胃口,这个李攀一直标榜自己喜欢中国古代的东西,可惜的是李攀虽然是本科生,却是一个工科生,写个论文都可以写得文理不通的人,但却说自己喜欢写诗,还说自己以前最喜欢汪国真的诗,后来又喜欢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直到那个诗人死了,就把所有的那个诗人的东西都扔了。”

    “李总,你在想什么?是不是觉得我喜欢古诗词很奇怪?和我这身装扮不搭配?”

    李岩被朱小咪的问话拉回到现实,李攀的电话打得有些久,而且人都已经跑到对面的房子里去了。

    “哦,没有,我只是在发呆而已。”

    在来巴山的路上,朱小咪就从李攀那里了解到眼前这个人,以前只是一个小老板,曾经在李攀面前自称小弟。目的就是想从李攀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可以从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