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府,后来又去了一趟宥王府。

    就是那个雨夜,普普通通的一个雨夜,却崩塌了他的前半生,颠覆了他的后半生。

    刻骨难忘的一幕,是相国府中,轩窗倒影上,那一对相对而坐的身影。

    是云策与霍景城在对坐饮酒。两人还聊了很多,很多。他也听了很多很多。

    ……

    “殿下,此次栽赃夏侯烽,是您自己的主意,还是陛下的主意?”

    “父皇授意本殿斩草除根,本殿便出了栽赃的主意。”

    “殿下,哎……老臣造了孽啊。”

    “云相,此话怎讲?”

    “殿下有所不知,那失散又重逢的夏侯玦根本不是夏侯夫妇的亲生儿子。”

    “什么?这么说,我们北伐时,云相用假儿子骗了他们?”

    “老臣没有骗他们,况且,用一个假儿子也骗不过去,失散那么多年了,儿子再回身边,他们老两口就会深信不疑吗?就不会滴血验亲吗?所以,根本骗不过去。”

    “那这是怎么回事?”

    “哎,当初,老臣给他们送去了一个假儿子和一封信。那假儿子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信上所告知的,才是他们的真儿子。老臣还在信上劝了他们,心里知道自己的骨肉是谁就行了,不必去认。余下的,将错就错吧。因为北越已覆,夏侯烽又是旧族颇有威望的领头人物,就连归降敌国都能一呼百应,实在地位非凡。而江山易主、改朝换代之下,这样的人物是最危险的,又何必认来亲生骨肉,连累他跟着自己前路未卜呢?自然,夏侯烽是个聪明人,他也知道老臣说的句句在理,于是认了假儿子,将真儿子藏在了心里。”

    “原来如此。那么,他们夫妇的亲生骨肉又是谁?能让云相这般护下来?”

    “殿下,老臣的爱徒乔奉之,正是夏侯烽夫妇丢失多年的亲生骨肉。”

    “什么?!”

    “殿下,是真的。当年,老臣在北越捡到了丢失的奉之,当时他才三岁。后来北越先帝派兵大肆寻找丢失的皇孙,老臣这才知道,奉之是夏侯烽的长子。哎,二十多年了,连老臣都忘了当年的自己究竟是如何作想,总觉得留下这位皇族后裔是有益无害的事。所以私心使然就留下了这个孩子,带入拂云山生活,并为他取名,乔奉之。因为老臣是在一个小桥上捡到了他,便取了乔字为姓,而奉之二字,是希望他乖顺懂事,对我这个师父的话能听之奉之。”

    “原来如此。那么后来呢?”

    “后来,都已是很多年后了,直到杜琰拥立夏侯博为帝。然而夏侯博生性懦弱,不会治国,杜家又专权,杜后更是无道,民不聊生。老臣便动了伐本之心,命十九岁的奉之下山入宫,蛰伏在杜后身边。”

    “而云相自己,便弃北奔南,投我乾朝。待时机成熟,一举提出北伐,大获大义无私之赞声。父皇龙颜大悦,便命本殿与你一道北伐。那么这时,就能利用夏侯烽丢儿子的事做做文章了。奉之这位皇族后裔也能在北宫派上用场了。”

    “不错。我们南乾大军到了北越后,老臣便给奉之飞鸽传书,要他在适当的时机,以杜后和杜夫人的性命胁迫杜琰弃战归降,这才有了我们南乾不费吹灰之力的北伐之功。整件事就是这样,老臣也压在心里够久了。谁曾想,夏侯烽最终还是走上了老臣最担心的那条路,他太过维护旧族,引起陛下不满,最终被召来了南乾。更让老臣提心吊胆的是,他们夫妇为了能时时见到亲生儿子,竟然搬去了奉之的对院住。结果最后,奉之亲斩了双亲与义弟,造下了这违天悖理之罪孽。这一场孽,是老臣一手造成的啊!”

    “哎,的确是一桩闻所未闻的罕事。本殿也总算明白了,夏侯夫妇来到南乾后偏偏住在了奉之的对院。原来是血浓于水,自有真情。即便不能相认,也要时时相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