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大家欢呼着又是铺纸又是备笔的,场面十分火热。

    姚暮染趁机与魏嫣然说起了悄悄话:“妹妹,这可如何是好?我那几个字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魏嫣然掩嘴一笑,轻声道:“姐姐,书法名家写字,卖的是字,而姐姐写字,卖的是身份。姐姐贵为国母,就是随意写上几个歪瓜裂枣的字,赐下去也会被文人骚客们追捧为新流书法呢!咯咯,更别说姐姐写的并不差,又经陛下指教,一定差不到哪里去的,放心吧。”

    姚暮染觉得有理,这才安心几分,岂料刚转回来便见霍景城正笑着看她,两人目光相迎,他凑过来道:“别担心,待会儿朕的字有多磅礴,你的字就得有多绵柔,便像你从前娟秀的基础上再绵柔一些就好,知道了吗?”

    姚暮染道:“为什么?你不是嫌我的字太娟秀,一点也不大气磅礴吗?”

    霍景城道:“我们就写它一副对联,所谓对联对联,就是一对嘛,眼下写者也是一对,我为男,乃刚,你为女,乃柔。所以这里并不需要你的字大气磅礴,明白了吗?”

    姚暮染恍然大悟,这下心里就有底了,两人相视一笑,霍景城在她耳边说下了待会儿要写的对联内容。

    笔墨纸砚已经备好,帝后二人行至桌前,霍景城自是当先来写,他嫌一手写字一手捏袖太女气,也太拘束,便绑好了宽大的袖子,这才取笔饮墨,自信从容在纸上落笔,场面一时鸦雀无声。

    一番挥写,其姿如行云流水,连绵顺畅,中途饮墨几回,字字饱和,丰润流动,直到最后一笔终于被他小心地收了。

    文人们皆围过来瞻仰,照着纸上所写齐声念道:“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合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人才,互为师友。”

    “哎呀!这上联绝妙啊!陛下也写得一手美字啊!”

    “是啊!陛下不愧是我南乾国君也,当真文武全才,小人佩服呐!”

    一时间,满场赞声,七嘴八舌,数不尽的崇拜钦佩。

    霍景城笑着松了袖子,将笔递给了姚暮染。

    众人又识趣地静了下来,等待着国母的落笔,等待着与君相应的下联。

    姚暮染定了定心神,正了正气态,这便执笔蘸墨,一手捏袖一手落笔,慢条斯理写了起来。她的一笔一画都写得缓慢轻柔,仿若不是在写字,而是正拿着羽扇悠然轻摇。

    若说霍景城写那上联是雷厉风行,那么她写这下联就是和风细雨。

    终于,最后一笔小心谨慎地收上了。

    众人又围近了来瞻仰,一字一字念了起来:“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会汉儒经学宋儒理学宗旨,同造圣贤。”

    “皇后娘娘真乃才女啊!此联绝妙此字更妙啊!”

    “陛下的字笔扫千军,有如龙飞!皇后娘娘的字风娇水媚,有如凤舞!绝配啊!”

    耳中赞声如雷,霍景城朗朗笑起,姚暮染心中一松,放下笔退回他的身边,重新挽上了他的手臂。

    另一边,魏嫣然也挽上了她的手臂,轻声道:“姐姐的字,尽显我们女儿家的风情柔美之态呢。”

    姚暮染回她一笑:“勉力而为了。”

    袁墨华命人将那一桌小心地抬去了安全的地方放着,只等上面的对联晾干后便可装裱了,不少文士们又追了过去仔细研究起来,却是敬而远之,敢看不敢动,生怕落了瑕疵。

    接下来,袁墨华又领着三人到其他几处逛了逛,这里还设了一处茶房,茶香引墨香,可供文人茶香不断,就好比诗人,在酒香中写出千古经典。

    几人悠然逛了一圈下来,这文宫的视察也就到此为止了。

    霍景城又夸赞了袁墨华几句,也鼓励了几句,便就此离开了文宫,三人重上马车向着武宫而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