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天子刘启一点头,便对一旁的王仡言道:“传膳!”。

    “诺!”,王仡行礼道。

    然只听王仡到殿外一声高喊:“陛下传膳!”。

    不过须臾,只见数个宫婢宫婢呈上来了饭食。

    此次之饭食与刘荣平日食之有些不同,平常刘荣多是吃着炙羊肉、炙牛肉,以及粟米饭,还可吃些果子。

    然此次宫婢所呈之饭食中,竟然有了面所制之炉饼,以及一道鱼羹。

    天子刘启言道:“此鱼羹乃是河南郡之所进贡之大河中之鲤鱼所制,味道十分鲜美,荣儿可食之”。

    黄河大鲤鱼的大名,刘荣当然是知道,即便是在前世刘荣也只是听过而未曾吃过,上次在河东到黄河旁,因河东之事,因此也未顾及到尝一尝这黄河中的鲤鱼。

    然令刘荣最是喜欢的却还是这炉饼,刘荣前世本来就是个北方人,自然是喜欢食面食,然这汉初之时,因为灌溉技术以及种种原因,不管是麦还是稻的生长都受到的极大的限制,而耐旱的粟米自然成了种植的首选。

    而身为皇子在皇宫中自然是吃的到麦子和稻米,但宫中之庖厨所做多是麦饭,便是将麦子直接煮熟了食之。

    搞得刘荣都差点想自己直接将庖厨唤来告诉他,要将这麦研磨成面粉再做饭而用。

    看刘荣似乎挺喜欢这炉饼,天子刘启便道:“此饼乃是一到雁门一西域之胡人庖厨所做之,既然荣儿喜爱,朕便将那庖厨赐于你”。

    听到老爹赐自己一庖厨,刘荣自然是高兴,然知道这庖厨来自西域,刘荣却是突然又想了什么,固此放下手中之箸,刘荣当即便行礼道:“儿子谢父皇之赏!”。

    而就在用膳结束之时,天子刘启却突然问了一句刘荣,道:“你母亲近日如何?”。

    刘荣当然知道,自上次之事后,老爹对母亲栗姬定然是厌恶至极,却不想竟会在此时提及。

    于是刘荣便回道:“儿子代母亲谢父皇之关心,儿子这几日时常去看母亲,母亲极好”。

    闻言,天子刘启只是一阵点头,却未再说什么。

    刘启问栗姬之近况当然不只是为了知道栗姬如何,而是想知道,刘荣是不是知道了栗姬去向太后告状之事,真正的原由。

    虽然刘荣什么也没说,天子刘启却不信刘荣什么也不知道。

    天子刘启侧躺在床榻之上,言道:“朕有些乏了,退下吧”。

    “儿子告退!”。

    望着刘荣转身离去的背影,天子刘启却是忍不住的喃喃自语道:“这小子,还不错”。

    ………………………………………………………………………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刘荣便已起身,在宫婢服侍之下穿戴好衣物之后,便问王声道:“车驾可备好了?”。

    王声一行礼道:“回殿下,御者已驱车在殿外等候”。

    “好”。

    然刚一出宫门,刘荣便遇到了在宫门外等候的太常平阳侯曹奇。

    太常身为九卿之首,掌握汉家最高礼仪之官职,自然也是要负责引导诸侯王进京之事。

    然此次陛下已下诏书命刘荣负责此事,曹奇自然是要先到宫门外等候刘荣,与其一同前往。

    下得车驾,刘荣便笑道:“不想平阳侯如此早便来矣,劳烦平阳侯在此等候”。

    曹奇是呵呵一笑,“何来劳烦,能与殿下一同处事乃是臣之幸也”。

    要说起来,历代平阳侯,比起其他列候可都是要好的多。

    即便是那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所封之爵也并不长久。

    韩信便不用说了,在楚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